- 陈德铭:制度性开放要既适合国情又顺应世界大势(附视频)
-
中国的对外开放,必须有法律法规的郑重承诺,才能取信于国际社会;世界贸易组织难有作为,扩大区域合作也是中国开放的选项和布局
峰会报道
-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中美气候宣言令人鼓舞,向世界发出强烈信号(附视频)
- 记者 王自励 11月12日 10:40
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说,中国和美国达成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令人鼓舞,也发出了强烈的信号: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和美国愿意放下分歧,领导全世界一同应对气候危机
- 王石: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企业切实行动(附视频)
- 记者 罗国平 11月13日 15:05
- 彭文生对话古德哈特:疫后中国与美欧的经济挑战不同(附视频)
- 记者 王力为 王石玉 11月13日 13:36
美欧通过大规模财政支持,支撑了居民收入,面对通胀攀升,需尽快开启加息周期;中国以扩大信贷为主的应对方式,导致偿债负担对经济造成下行压力,当前需更多财政支持
嘉宾访谈
-
-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若缺乏实际行动,乐观就只能是空想
王瑞杰说,像新加坡这种从严格的阻断措施转变到逐渐有序开放的模式,是新加坡自己一步一步开发出来的,“我们正试图在非常迅速的开放或全然封闭之间,找到一条困难的中间道路”
-
-
王一鸣:产业互联网时代需完善包容审慎的监管机制
绿色的产业互联网将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登上历史舞台;步入产业互联网时代,中国需要完善包容审慎的监管机制,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推动数字技术创新
峰会日程
- 11.12
- 11.13
1.【开幕致辞】
- 09:30-09:40
-
开场主持:
胡舒立,财新传媒社长
致辞:
王烁,财新传媒总编辑
2.【主题演讲】如何助推共同利益
- 09:40-10:00
-
让·梯若尔,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名誉主席
3.【主题演讲/对话】(连线新加坡)
- 10:00-10:30
-
主讲:
王瑞杰,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
主持人:
李昕,财新英文主编
4.【大会发言/讨论】世界经济复苏:周期与展望
- 10:30-11:45
-
发言嘉宾:
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郁白,欧盟驻华大使
郝福满,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教授
Anil KISHORA,新开发银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
埃里克·伯格洛夫,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新浪刚史,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首席执行官
主持人:
黄山,财新传媒副主编、财新峰会总编辑随着新冠疫苗广泛接种和经济活动逐步趋于正常化,2022年全球增长前景如何?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复苏面临哪些分化和挑战?稳定通胀预期,全球超宽松货币政策将如何转向?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态势将面临哪些不确定性?新周期下,全球如何在气候政策、数字科技、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与治理?
展开
5.【主题演讲】
- 11:45-12:00
-
主讲:
肯·格里芬,美国城堡投资集团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主持人:
李昕,财新英文主编展开
6.【主题演讲】
- 13:20-13:30
-
主讲:
杰辛达·阿德恩,新西兰总理
7.【专题会议一】智能化转型前路
- 13:30-14:50
-
发言嘉宾:
李毅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
刘世锦,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朱恒源,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童夫尧,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企业科技集团总裁
魏东,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兼首席安全运营官
主持人:
郭琼,财新传媒副主编数字经济正在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渗透,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生产并不断创造新业态、新模式。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数字经济如何激发出新的活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将对各行业智能化转型带来哪些新变革?“十四五”期间,如何推动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展开
8.【专题会议二】新经济范式重塑
- 14:50-16:10
-
发言嘉宾: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金融学与经济学讲席教授、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常青,万事达卡中国区总裁
林世伟,小米集团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天星数科CEO
曲向军,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
郑锡贵,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
主持人:
王喆,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数字金融广泛普及、数字场景不断丰富,产业创新活力不断释放。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不断完善,深化新三板改革和设立北交所,致力于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数字技术对传统经济业态和消费范式带来哪些重塑?相较于疫情前,新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特点?中小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下一步如何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如何做好数据治理、强化信息保护,破解数据安全之困?
展开
9.【专题会议三】影响力投资:向善而行
- 16:10-17:30
-
发言嘉宾:
徐林,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
路睿,英国驻华公使衔参赞、金融与专业服务行业总监
柯邱鸣,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中国事务个人特使、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
罗响,全球碳中和行动指导委员会联席主席
李秀军,穆迪投资者服务有限公司高级信用评级主任、副总裁
主持人:
方风雷,厚朴投资创始人暨董事长,高华证券董事长应对层出不穷的社会经济和气候生态问题,传统的发展模式亟需被重新定义。新商业环境下,科技向善、商业向善、金融向善正在成为一种潮流。立足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商业本质和资本价值该如何重新思考?如何融合慈善和商业两股力量,形成影响力投资生态圈?如何以ESG发展理念驱动社会创新与公平?
展开
10.【主题演讲】科学与新冠病毒的博弈将走向何方?
- 17:30-17:45
-
张文宏,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11.【健康圆桌】构建医药新关系(闭门会议)
- 17:45-18:45
-
发言嘉宾:
毕井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惠汝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
贝德年,诺华集团(中国)总裁
朱叶青,诺辉健康执行董事兼CEO
王印祥,加科思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主持人:
任波,财新传媒副主编、财新网副总编辑创新药的崛起是中国近几年经济领域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创新药未来该怎么发展,却又悬念重重。人民期待良药,但创新药如何定价?一年一度的药品国谈备受关注,当创新药面对灵魂砍价,整个医药行业都在感受震荡。但一窝蜂的跟随创新也令药品的价值大打折扣。下一步何去何从?医保为抓手的新一轮医改过程中,医和药的新关系如何构建?
展开
新加坡分会场下午场议程
1.特别对话:中国的双碳计划与能源平衡
- 13:40-14:00
-
柴麒敏,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
主持人:
Parag Khanna,FutureMap创始人及管理合伙人
2.亚洲可持续发展挑战
- 14:00-14:50
-
黄锦贤,胜科工业首席执行官
黄嘉曦,易马达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白波,Cyberdyne Tech Exchange (CTX) 执行董事长兼联合创始人
Lim Wee Seng,星展银行能源、化工和基础设施主管
主持人:
马原,欧瑞泽基金运营合伙人为响应能源转型、净零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号召,全球的企业和投资者都在加快其可持续发展的脚步。 亚洲,作为排放量占世界温室气体总排放近一半的重要地区,需要采取果断大胆的脱碳行动。 亚洲国家面临的当下和长期的挑战是什么? 地方政府、投资者和企业可以如何为碳中和做出贡献? 我们如何鼓励消费者采用更可持续的方法? 在向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亚洲,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
展开
3.从中国到东盟,全球投资者大趋势
- 14:50-15:40
-
凌海,万事达卡亚太区联席总裁
陈竞辉,托克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
何良泉,KKR东南亚私募股权合伙人
主持人:
李新新,观察家集团董事总经理兼高级中国分析师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投资和信息交流处正于迅速扩张中。中国旨在向价值链上游移动,同时东盟经济体的崛起已然发生。 随着制造业实力、收入水平和技术成熟度的提高,东盟国家将成为最受欢迎的消费市场、工业中心和创新中心。 对全球投资者在而言有哪些机会? 投资者们应该如何在这些地区制定战略? 政策制定者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投资者和企业应对这些大趋势?
展开
4.投资中国的下一步
- 16:00-16:20
-
胡祖六,春华资本集团董事长
主持人:
李昕,财新英文主编长期以来,外资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全球经济环境不明朗,但有利营商的政策不断出台,中国仍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然而,更高的地缘政治风险和快速变化的政策可能会引发不确定性。 对全球投资者而言,如何驾驭中国的投资格局,未来将面临哪些风险和机遇?
展开
5.聚焦科技监管
- 16:20-17:10
-
Vincent Loy,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助理常务董事(科技)
顾清扬,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
成昊,华为国际有限公司副总裁
主持人:
谢锦发,新加坡立杰律师事务所(Rajah&Tann)公司和非讼业务部区域主任从反垄断到数据隐私,监管Big Tech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什么?监管数据,尤其是监管跨境数据流动的原则应该是什么? 一些互联网平台为其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传统模式之外的金融服务,如何在规范这些活动的同时促进金融普惠? 监管机构如何才能领先于技术变革加速带来的潜在威胁? 科技公司如何为快速发展的监管制度做好准备?
展开
6.新加坡场闭幕致辞
(由于防疫需要,本届峰会将采用线上会议召开)
开幕致辞
- 第十二届财新峰会开幕 财新总编辑王烁致辞“寻找最大公约数”
- 记者 王永 11月12日 09:50
“命运共同体是由正和思维驱动的,也只能在正和思维的驱动下才会不断生长,获得越来越强健的生命力,路越走越宽。”
“用正和思维,寻找最大公约数,让所有人都比自己以前更好一点,使我们都身处其中的这个命运共同体健康成长。”
议程报道
【主题演讲】如何助推共同利益 进入议题
时间:2021年11月12日 09:40-10:00【主题演讲/对话】(连线新加坡) 进入议题
时间:2021年11月12日 10:00-10:30【主题演讲】科学与新冠病毒的博弈将走向何方? 进入议题
时间:2021年11月12日 17:30-17:45【演讲/对话】人口大逆转与世界经济 进入议题
时间:2021年11月13日 13:30-14:10往届回顾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三个优先项
- 周小川:多边机构功能与期望有差距 多边机制需完善
- 楼继伟:中国现在应研究货币政策有序退出
- 新加坡贸工部长陈振声:中国拥有赢得全球信任的历史性机遇
- 张文宏:使用抗疫战略武器,跑到病毒前面
- 陈元:双循环格局能够促进“重建全球信任”
- WTO前总干事拉米:疫情下各国互信跌至前所未有的低谷
- 佩蒂斯:贸易战实际上是阶层冲突 未必随特朗普下台而结束
- 刘世锦:“新基建”不适合作为政府短期刺激政策的工具
- 卢森堡首相贝泰尔:全球化如何才会重获支持
- 苗圩:从娃娃抓起加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
- 达利欧:60%的中国金融资产已向海外投资者开放
- 萨默斯:“冷战”思维是灾难性的 中美之间应相互尊重争取对话
- 尚福林谈“十四五”金融发展:在多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京ICP证090880号 京ICP备:1002670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第01015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第直100013号
Copyright 财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