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峰会
报道

李剑阁:金融监管将走向集中统筹

2015年11月06日 07:49 来源于 财新网
统一货币政策与金融机构监管应是完善金融监管架构的方向,此外还应包括统筹监管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整合金融业的信息统计

  【财新网】(记者 王力为)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表示,依据“十三五”规划,中国将会采用有更好统筹、更趋于集中的金融监管架构;货币政策制定与金融机构监管将合二为一。

  李剑阁在第六届财新峰会上题为“中国大转型 ”的演讲中特别谈到金融监管架构问题。

  他说,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改革和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的金融监管框架。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又提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主要经济体都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第一是统筹监管系统重要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尤其是负责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审慎管理。

  “全世界央行加强了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集团的监管。”李剑阁解释称。他对财新记者表示,未来中国很可能采用接近危机后英国所采用的金融监管架构。“将来我们有可能是央行下设一个货币政策委员会,一个金融政策委员会。”

  危机后,英国取消了综合监管机构——金融服务局(FSA),在央行下设与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平行的金融政策委员会(FPC),负责宏观审慎监管。同时设相对独立的审慎监管局(PRA),负责微观审慎监管。

  在中国,目前负责的宏观审慎和对微观风险的监管是分离的。李剑阁说,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货币政策的效应被抵消,甚至完全失效的情况。

  他表示,上个世纪90年代形成的金融领域分业监管的框架,是针对当时金融混乱、地方政府过多干预金融的问题进行的改革,发挥了很积极的作用。但是时间长了,这一体制形成的利益固化、部门分割也非常明显。

  对于一些人担心的央行同时承担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可能会引致的道德风险问题,李剑阁表示,“我的回答是,我们在十多年前就是因为认为(两者)在一起有道德风险,所以当时把银行监管职能从央行剥离出来”。

  他接着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说明中特别提到,“近来频繁显露的局部风险,特别是近期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说明分开以后的道德风险好像比合在一起的道德风险还要大。

  “股市一出现波动就要央行提供无限的流动性,这是更大的道德风险。如果一个人请客不需要自己掏钱的话,一定是很奢侈的。”

  所以现在按照全球监管改革的趋势来看,宏观审慎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是逐步走向统一,李剑阁说。

  李剑阁继续表示,危机后全球监管改革的第二个趋势是,统筹监管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支付、清算、资产登记托管等,来维护金融基础设施高效、安全的运行。

  第三个趋势是,统筹金融业综合统计,整合金融业的信息收集。“金融信息碎片化的情况不能再持续下去了”。

  李剑阁透露,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最近完成了一个课题,对今后中国金融监管的框架提出一个改革的思路,“我们的研究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说明当中的思路有很多相似点”。

责任编辑:蒋飞 | 版面编辑:卢玲艳
视频
报道
http://videocache1.caing.com/2012/100765312.mp4

【回顾】梯若尔:中国可从法国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