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施杰委员:重建司法公信化解信访难题

2015年03月06日 19:58 来源于 财新网
国家信访局称,网上信访正逐步成为信访主渠道。施杰认为,任何形式和手段终究要回到解决诉求上来,树立起人们通过司法解决纠纷的信心才是关键

  【财新网】(记者 赵复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把信访纳入法治轨道,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来自国家信访局的消息称,目前全国受理的网上信访量已分别超过了来信和来访数量,正逐步成为信访的主渠道。全面推行“网上信访”将是信访工作的一个重点。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国浩律师(成都)事务所合伙人施杰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网上信访”为老百姓信访增加了新渠道,这种现代化的方式无疑是有益的。但单靠技术手段的进步并不能解决信访难题。

  “酿成佘祥林案、呼格吉勒图案这样的悲剧,难道是因为司法人员真的没发现吗?还是他们为了法院形象、为了个人仕途等等原因,最终导致老百姓伸冤无门?”施杰委员说,解决信访问题,关键是看能否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解决当事人的诉求,社会公众有冤能不能伸冤,任何形式和手段终究要回到解决诉求上来。

  “这就要树立起人们通过司法解决纠纷的信心,树立司法公信力,就要从体制改革上下功夫”,施杰认为,建立起规范有序的错案责任追究机制就是一种有效手段。

  施杰分析称,错案责任追究的确是一个复杂、敏感的工作。有时候即使都是正直、尽职的法官,不同的人也会对案件有不同的判断,“我们不排除很多案件的确是认识问题,宏观的法律框架落实到现实中得靠人,人的意识和倾向性都会对案情有不同的影响。

  但遗憾的是,现在仍然还没看到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具体措施,“究竟由哪个机构对错案进行认定?人员又由谁来组成?”施杰表示,只有尽快把制度落在实处,才能让社会公众有通过司法解决纠纷的信心,让司法有公信力,改变“信访不信法”的局面。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对信访改革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明确提出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四中全会则从法治高度,明确了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责任编辑:陈宝成 | 版面编辑:邵超
更多报道详见【专题】2015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