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两高”报告观察】去年查办周永康等28虎 超前四年总和

2015年03月12日 21:53 来源于 财新网 | 标签:“两高”报告观察
3月12日上午,最高法院院长周强、最高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分别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做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工作报告,财新记者对近年来“两高”报告中惩治职务犯罪相关数据梳理发现,重拳打猛虎、严惩群众身边腐败、严打行贿等是2014年的突出特点

  【财新网】(记者 赵复多 实习记者 罗国平)

  重拳打猛虎 严惩群众身边腐败

  每年的“两高”报告中,惩治贪污贿赂犯罪都是重头戏。在中共十八大以来的打虎风暴之下,今年“两高”晒出成绩单,供公众评判。

  在总量上,2014年,最高检共查办各类职务犯罪案件41487件55101人,人数同比上升7.4%,各级法院审结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3.1万件4.4万人,同比分别上升6.7%和5.2%。

  

1

最高检近年查办职务犯罪情况


  综观2008年以来的数据,重拳打猛虎是2014年反贪的一大特点。曹建明在最高检工作报告中称,2014年“依法办理周永康、徐才厚、蒋洁敏、李东生、李崇禧、金道铭、姚木根等28名省部级以上干部犯罪案件”。这一数字超过了此前四年来的总和,已接近了2008年至2012年5年来的打虎总人数(30人)。同时,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2014年,查办贪污、贿赂、挪用公款100万元以上的案件3664件,同比上升42%。

  而在最高法工作报告中,周强亦表示“高举反腐利剑,对腐败犯罪分子,不论其职务多高,权力多大,都要依法严惩”,“坚持铁腕反腐,依法惩处刘铁男、李达球等一批腐败犯罪分子。”

  同时,打虎不忘拍蝇,严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职务犯罪,曹建明在报告中称,“最高检去年深入开展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共查办社会保障、征地拆迁、扶贫救灾、教育就业、医疗卫生、“三农”等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9913人。”他还特别以涉案过亿的秦皇岛市北戴河供水总公司总经理马超群为例,称其为典型的“小官巨贪”。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毫无疑问,十八大以后掀起的巨大的反腐高潮,世所罕见。在这个大背景下,反腐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声势和态势,打大老虎上不封顶,涉及的职务越来越高,涉及到的国家领导人也很多,造成不敢腐的局面,为将来不能腐创造条件,值得充分肯定。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韩德云也告诉财新记者,打虎值得肯定,但若论头功则非中纪委莫属。

   行贿成为打击重点

  以往在打击涉贿案件时,侦办机关对行贿犯罪的打击力度一般比不上受贿犯罪,但综观“两高”报告中的相关数据不难发现,在2014年,行贿成为了重点打击对象。

  2014年最高检共查办行贿犯罪7827人,较2013年的5515人同比上升37.9%。曹建明在最高检工作报告中强调,“针对不法分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行贿腐蚀干部的问题,部署打击行贿犯罪专项行动”。

2

近年高院审结犯罪案件数量

  周强也在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2014年最高法院“加大对行贿犯罪打击力度,判处罪犯2394人,同比上升12.1%”。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朱征夫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大对行贿的打击力度是没问题的,但还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为行贿的人,一般都有被迫的一面;另一方面,他们并没有掌握公权力。他们的法律责任跟公务员是不一样的,他们没有法定职责。”

  “过去我们主要抓的是受贿的人,对行贿的人的惩治力度较弱。惩治受贿的人当然是首当其冲的,但对行贿的人也要进行严厉的惩处。”汪玉凯表示,打击行受贿本就该是双管齐下,这对整体上来控制腐败的蔓延和发展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最高检报告未提2014年“追赃数额”

  境内外追逃追赃一直是最高检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内容,财新记者根据近年工作报告整理发现(详见表1),2008年到2012年,最高检5年来共追缴赃款赃物合计553亿,2013年追缴赃款赃物101.4亿。但今年的工作报告始终未提及2014年追得赃款赃物的具体金额。

  在报告中,开展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作为重点出现,曹建明同时强调“在积极追逃的同时,探索对犯罪嫌疑人逃匿案件启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依法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决不让腐败分子在经济上捞到好处。”

  对此汪玉凯表示,去年开展猎狐行动以来,追赃追逃的一大部分行动放在海外了,很多外逃贪官也想方设法隐蔽其资产,国外配合也并不积极,给追缴造成了很多困难。汪玉凯解释说:“我们采取的措施就是,在追缴的过程中,凡是外国家花的钱,我们都给他承担。最后只要把本金返回给我们就可以。这样来调动国外配合我们追逃。”

  对于2014年追赃的具体数额在高检报告中消失,汪玉凯认为,由于海外追逃力度较大,且过程较长,可能也给最后清算带来了麻烦,同时,高官的巨额海外资产如向社会公开,也可能引起公众较强烈的负面情绪。他表示,既然下定决心大力反贪就不应害怕家丑外扬,数额还是应该向社会公开。

责任编辑:陈宝成 | 版面编辑:卢玲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