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知难而进的2015年经济目标

2015年03月05日 14:21 来源于 财新网
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年海内外经济形势与改革的复杂性已有很强的认识,下调了大部分经济指标,但任务仍然艰巨。确保今年稳增长任务完成,货币政策保留了一定空间,但财政政策需要更加有力度

  【财新网】(专栏作家 沈建光)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笔者通读下来,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虽然GDP目标下调,但是权衡海外经济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改革进入攻坚阶段,7%的增速具有很大的挑战,是知难而进的体现。

  总理工作报告之始便对全球经济复杂严峻的环境着墨颇多。确实如此,今年海外经济走势的分化、欧债危机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元走强都将对中国经济外部环境造成负面冲击,同时国内改革的推进,特别是财税改革对增长可能会短期的影响,今年确保7%的增速仍然不低。同时,12%的社会零售总额、15.3%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的进出口增速也仍然高于去年完成情况,说明今年面临的稳增长任务仍然艰巨。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强调了过度淡化GDP目标的危害性。不以GDP挂帅,并非意味着增长并不重要,在笔者看来,确保平稳的增长环境恰恰是改革推进、实现公平的保障。同时,也为各级政府制定决策,如税收目标制定,宏观政策方向调整等提供基础,是我国全面迈向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

  与之相对,CPI目标定在3%,预留空间过大。实际上,在笔者看来,今年CPI可能比去年进一步降低,全年位于1.5%左右是大概率事件。当前全球性的风险是通缩,中国经济虽然现在难言通缩,但对此风险也不能掉以轻心。

  二是宏观政策方面,稳货币大有可为、宽财政动力不足。从M2指标来看,12%的增速,相比于7%的GDP增速仍然不低,这意味着货币政策今年仍然相对宽松的,结合笔者早前预期,全年三次降息、五次降准可能性较大。

  而财政方面,财政赤字占GDP增速为2.3%,中央财政赤字1.12万亿元,增加17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5000亿元,增加1000亿元。考虑到今年财税改革持续推进,地方项目资金来源面临较大压力,考虑到PPP推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今年既要确保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又要有一部分新开工项目上马,5000亿的地方赤字是否能够填补缺口,笔者比较担心。大幅利用存量资金,用活用好3.6万亿的财政存款,可能是今年的一个解决办法。

  三是重视民生与人民福祉。可以看到,步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后,决策层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收入分配问题的改善,注重民生。例如,报告提到,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这样强硬表态是以往历届报告中所没有的。此外,强调以人为本,将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同样力度空前。再有,报告中大篇幅聚焦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在笔者看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不仅惠及民生,也被予以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任。

  四是改革勾勒有粗有细,更多细节尚待两会后细则出台。可以看到,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以下改革,包括加大简政放权、价格改革、金融改革、财税改革、国企改革等等。

  在笔者看来,在众多改革里面,今年较低的通胀水平使得价格改革或将面临较好机遇;金融改革方面,利率市场化有望完成,人民币汇率更加浮动以对抗国际货币体系困局;财税改革是重中之重,但过渡期的安排至关重要,积极财政能否体现以对冲短期财政改革风险是关键。国企改革方面的表述略逊于预期,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与混合所有制具体如何落实,并未给出完满答案,尚待两会后更多细则。

  总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年海内外经济形势与改革的复杂性已有很强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下调了大部分经济指标。但即便如此,在笔者看来,要完成上述目标仍然十分艰巨。同时,宏观政策方面,货币政策保持了一定的空间,但财政政策需要更加有力度,以确保今年稳增长任务的完成。

  而中长期来看,政府如今对保障民生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蓝图勾勒也十分清晰,但与之相对,国企改革、财税改革则更为复杂,需要更多设计,行动与细节亦是关键,需要两会后更多蓝图公布才有助于判断。

  作者为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