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峰会
报道

【峰会综述】中国体育产业已经迎来春天

2015年11月07日 16:52 来源于 财新网
多位产业领袖讨论春天来了之后,可以从体制、用户需求、版权等各个层面寻求产业机会

  【财新网】(记者 黎慧玲)中国体育产业春天真的来了吗?11月7日,体育行业7位领袖云集财新峰会“中国体育产业论坛”,探讨已经风起云涌的体育产业。

  “中国体育产业之父”、亚奥理事会终身名誉主席魏纪中直言:“其实这个春天早就存在,不过以前的春天雾霾太重。”

  79岁高龄的魏纪中在论坛上说,“这些雾霾来自哪里呢?来自政府机构对体育各种资源的控制。但是也偶尔吹来一些西伯利亚的寒流,一些优秀的外国赛事的引进,冲散了一些雾霾,但这形成的不是体育产业而是体育商业。”

  万达文化集团总裁张霖认为,体育产业的大潮来了就应该投入到朝阳产业当中去,这时候再投入到夕阳产业,或者是平稳的产业当中去,就有可能被淘汰,变成供给过剩。“产业太大了,如果不进行有序发展,很有可能导致乱。”张霖说,这样才能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目前,国内平均到个人的体育设施明显不足而且差的很多,引爆市场,国家的投入和拉动是“导火索”和“炸药包”。

  知名的退役篮球运动员姚明,今天在论坛上以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出席。他以三架马车:进出口、政府购买和国内需求来看中国的体育产业。除了加大国内赛事的投资力度,政府购买上简化政府审批手续,内部需求关注体育产业的大众和外部效应很重要。

  “中国的体育进出口是绝对的逆差,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需要做大国内版权蛋糕,”姚明表示,“我们引进的人太多,输出的人说太少,卖出的版权近乎没有,买进的版权是非常多的,逆差是肯定存在的,这块蛋糕我们能够分到的非常少,而且不断的外流。”

  乒乓球世界冠军、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主席邓亚萍目前主要的工作是研究奥林匹克品牌,她认为中国奥组委的“整体市场”理念值得分享,即“少即是多”的原则。越来越多的社会民营资本进入,给体育产业的市场开发带来更多可能,民企将成冬奥会顶级赞助商。作为知名运动员,她表示体育产业的春天给更多的体育人、运动员、教练员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被大型国企占据,但2022年冬奥会将有更多民企加入,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需要更多跨界人才。”

  刚以80亿拿下中超联赛5年全媒体版权的体奥动力,是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旗下的公司,在论坛上,这起投资仍是热议话题。华人文化董事总经理徐志豪在论坛上再强调“对于中超版权这个事情不要过多的关注数字,而要看这样的投入背后带来的意义。”

  至于为什么华人文化选择把所有的资源砸到中超上面去,他说:“当我们面对国外赛事产权的时候,这笔钱是流到了国外的赛事组织机构当中去,而我们去购买了中超的版权,这笔钱是留在了国内,留在了本土的赛事上面,不管最后价值怎么样,我们一直坚定的认为本土赛事的价值是无价的,是不可估量的。”

  两个月前,阿里体育集团成立,公司CEO张大钟在会上表示,阿里巴巴将吸收阿里巴巴所有的资源,做中国体育经济的基础平台。“因为我们构造完善中国数字经济的所有的基础建设,如何把这种基础建设体育产业做好对接,这就是阿里体育要做的事情。”最终的目标让成为了运动员的人成为运动家。

  乐视CEO雷振剑认为,中国体育产业在互联网+进程中起点最高,而互联网企业做体育的机会来自产业链上游商业化的压力传导。他说,在去年体育产业新政颁布之前,体育产业上游货币化路径被基本堵死,只能以为数不多的模式实现商业化。而今在新的路径之下,以中超80亿版权大单为例,体育产业新的货币化触角已经形成,此种货币化所释放的压力向下传导,在互联网企业就体现为对平台容纳及组织管理能力的需求。

  体育产业正在飞速发展,腾讯正专注于满足用户收看体育赛事等场景下的社交需求,希望体育产业能够和腾讯移动端的6亿活跃用户连接。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腾讯网媒业务系统副总经理刘曜在论坛上表示,,但其中的社交需求未被满足,而腾讯希望以用户分发的方式助推行业发展。

  魏纪中肯定了政府在拉动和跟进体育产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但他也着重提到,体育产业的有序发展在中国特别重要。“因为中国人特别喜欢凑热闹,一有机会就一拥而入,一拥而入的机会就造成很多的危险,很多人就稀里糊涂的陷进去,后来就稀里糊涂地不存在了。”

责任编辑:屈运栩 | 版面编辑:卢玲艳
视频
报道
http://videocache1.caing.com/2012/100765312.mp4

【回顾】梯若尔:中国可从法国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