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峰会
报道

张木生:杜润生“不唯上只唯实”

2015年11月06日 07:46 来源于 财新网
杜润生经常教导后辈,“中国的事情,不是说逻辑多么完美、道理多么深刻就能行得通,而是大环境、小环境允许你在此地,在生你养你的地方能够这么干”

  【财新网】(记者 刘佳英)在《中国税务》杂志原社长张木生看来,很少有人能像已经辞世的杜润生一样,“不唯上,只唯实”,一身正气,始终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为农民着想。

  “这个老人不得了。”11月5日,在第六届财新峰会--改革老人杜润生追思会上,张木生再次提及杜润生的功绩,言语仍难免激动。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项改变了中国农村历史的改革,正是由杜润生主导。张木生认为,“在中国的特殊历史时期”,杜润生“能够在波澜不惊、有条不紊之中把毛主席搞起来的人民公社请下了神坛,而且社会没有任何恐慌和振动,就完全实现和落地”,实属不易。

  在张木生看来,杜润生提出的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内的许多改革主张,都体现了他“不唯上,只唯实”的作风。

  直到现在,张木生还记得杜老的一件往事。“有一次中央经济的领导把杜老请进中南海”,请他分析敞开收购、封闭运行和顺价销售,“结果杜老很轻松地说,某某领导啊,你这是计划经济的回潮啊,你这个做法不仅在中国行不通,全世界都行不通”。

  “我不管你是多么大的领导,我也不管你位多高、权多重,但是我一定会说实话”。张木生还回忆称,杜润生经常教导后辈,“中国的事情,不是说逻辑多么完美、道理多么深刻就能行得通,而是大环境、小环境允许你在此地,在生你养你的地方能够这么干”。

  在杜润生的一生中,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的解散是一件大事,而对张木生而言,其意义同样重大。张木生坦言,农研室的解散意味着“一种不管钱、物、官帽子,只管出主意的这种决策机制的解散”,而另一种利益集团决策的机制正逐步形成。

  张木生曾以为,农研室的解散会让杜润生心里“受不了”。可张木生没想到,当他进到杜润生家里时,杜润生只“嘿嘿一笑”,“他说好啊,把你们分到各个单位去,你们到各个地方去开花结果,散枝散叶”。

  在张木生眼里,杜润生时常都惦记着中国农民和中国的农村改革。杜润生晚年时,身体状况不好,需要住院。即便在病床上,杜润生还是要问张木生,“说我曾经要求过你们,每年为老百姓做一两件能够上账的事儿”,现在是否做到了。

  “说实在的,没有做到”。张木生坦言,“没有做到”的原因“有条件的问题”,也和“自己没有杜老那样的韧性”有关。但张木生记得杜润生对中国农村改革的愿景。

  张木生回忆道,杜润生非常清楚地跟他说,“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只完成了农村改革的三分之一”,第二个“三分之一”应该效仿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搞综合农协”,从社保、养老、教育等多方面推进农村改革,让农民成立自己的组织,和其他利益集团展开谈判。

  农研室解散之前,杜润生曾把他所规划的农村改革方案汇报给邓小平。邓小平认为,方案可行,可以先试点,成功的话就全国推广。不过,随着农研室的解散,这项改革终究没能向全国推广。

责任编辑:张进 | 版面编辑:卢玲艳

视频
报道
http://videocache1.caing.com/2012/100765312.mp4

【回顾】梯若尔:中国可从法国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