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峰会综述】环境拐点何时来?

2014年12月19日 20:31 来源于 财新网
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环境保护专家与在场观众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展示出中国正在经历的严重空气、水、土壤污染和污染带来的巨大的健康代价,并热议了通往环境拐点艰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财新网】(记者 崔筝)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这是一个高目标。若实现,意味着经济大转型,中国须进入低碳社会。许多人冀望,中国那时候也能拥有碧空和蓝天。

  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已为公众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还会继续影响未来。在环境持续恶化数十年之后,全球关于中国的最大猜想之一,就是何时能到达环境拐点,即环境停止恶化,走上好转之路。环境拐点何时到来?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智慧尽快越过环境拐点?

  2014年12月19日,主题为“新常态 新改革”的第五届财新峰会的“环境拐点何时来”分论坛上,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环境保护专家与在场观众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展示出中国正在经历的严重空气、水、土壤污染和污染带来的巨大的健康代价,并热议了通往环境拐点艰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出席此节讨论的嘉宾包括: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中国疾控中心前副主任杨功焕、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和环境卫生学系副主任潘小川、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主持人为财新《新世纪》周刊助理主编宫靖。

  王金南认为,新常态之下,过去的环境危机依然存在,环保依然是持久战。他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骄人的经济成就背后的环境资源代价,并指出,环境问题已经从传统的单纯污染问题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的高度。他认为,中国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的三座“环境大山”,而环境治理必须运用更多的市场激励手段,而并非已经出现了边际负效应的行政手段。

  杨功焕也表示,单靠行政手段的环境管理已经走到了尽头,环境拐点并不会自然到来,而是取决于产业结构调整、绿色发展,需要环境制度的巨大变革作为必要条件,更需要信息公开和民众监督,通过让公众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形成良性循环。

  多年来致力于度量环境污染的健康损害研究,潘小川则介绍了几项最新完成和正在进行中的污染健康损害研究,分别是煤炭相关的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害、雾霾对中国主要城市居民造成的慢性健康损害以及北京雾霾事件的急性影响,并以此描绘出了大气污染的“新常态”。他认为,环境污染“新常态”并不仅限于大气污染,在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领域亦是同样的趋势,未来环境污染的健康影响,尤其是慢性健康影响将持续凸显,无法避免。

  空气污染专家王跃思在发言中“炮轰”奥运、APEC期间北京为治理空气采取的极端行政手段,并反驳了单双号限行能够改善北京空气质量的说法。他指出,中国空气污染治理的关键在于治理污染源,而机动车污染源的祸首在于油品质量而并非车辆数量。他强调,空气两大主要污染源是燃煤和机动车,需要调整能源结构,除此之外,餐饮、秸秆等小污染源也需要科学管理,关停污染源就跟治理腐败一样,“老虎苍蝇一起打”。

  从事土壤污染修复研究的陈同斌则展示了一幅“最隐蔽”的污染图景:全国土地、尤其是耕地土壤污染无严重超标,极有可能演化成食品安全事件,也威胁着居住其中的居民的健康。各地土壤污染事故频频发生,但有关主管部门对于土壤污染的问题并不关注。他认为,土壤修复是环保领域最后的一块大型处女地,中国可孕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环保集团,但是目前土壤修复技术普遍不成熟,而且土壤修复耗资巨大,商业模式还不够成熟。

  本节分论坛主持人宫靖与几位嘉宾分别就水、空气、土壤污染、健康危害、环境消费等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各领域备受关注的核心问题,有“环境制度如何迎来根本性的变革”这样的宏观问题,亦有对“如何看待居民消费空气净化器、出门到底要不要戴口罩”等街谈巷议的专业解读。最后回归“环境拐点何时到来”这个中心问题,几位专家均给出了并不乐观的回答,即使国家已经对碳排放设置了拐点到来的时间线,但多年累积的环境污染的拐点尚在远方。

  最终,王跃思的最后一句回答博得了满场掌声:“行动起来,明天就是拐点。不行动,这辈子都看不着拐点。”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财新网

责任编辑:崔筝 | 版面编辑:黄玉婷

 
 
 

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