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浙江解“三农”

2013年05月03日 13:48 来源于 《财新周刊》
一切不符合农民权益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应该成为改革对象

增收新挑战

  虽然28年来浙江“三农”成绩亮眼,但谈及接下来工作,浙江省农办、农业厅的几位负责人无不感到挑战极大。

  浙江省2012年的农民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许多省份。邵峰表示,农民增收的速度和农民扩大非农就业的速度关联度很高,而浙江四分之三以上的农业劳动力已经转移就业,要实现省里提出来的“力争提前1-2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2020年比2010年)”“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的目标,并不轻松,必须顺应工业化升级、城镇化转型、农业现代化加速的趋势,转变农民增收方式。

  对此,浙江省省长李强指出,促进农民增收仍然要依靠两个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向城镇集聚,让全体农民平等参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公平分享工业化、城镇化成果。另一方面,对于仍然生活在农村的农民,要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公平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

  邵峰表示,今后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主要靠工资标准的提高,“凭什么提高,靠就业层次的提高。”在产业发展方面,供需双方都面临升级转型。受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海外市场不景气等影响,浙江传统产业正加速调整。

  财新记者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了解到,不少做外销的商铺营业额下滑一半,加工厂普遍面临招工难、利润率低等问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浙江已经吹响产业转型升级号角。

  绍兴县是著名的纺织大县,齐贤镇镇长陈立根告诉财新记者,当地正在推进产业升级、减量增质,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外出就业者也面临素质和技能提升问题。

  在平等参与、公平分享方面,浙江仍有障碍待破除。

  浙江省农办调研文件曾指出,户籍制度及配套改革滞后,导致农民工社保难覆盖、身份难转换,农民工难以市民化。农民的重要资产宅基地以及房产,由于受现行法律和政策的制约难以上市流转和抵押,既极大限制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也使农民创业缺少了一块资本。同时,土地出让收入的使用仍然存在城市偏向,农民还不能公平地享受到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近年来,浙江开展农村改革试验,允许地方开展农村宅基地跨社置换试点,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机制;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及相关利益分配机制。

  现代农业发展上,今年2月,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三年行动计划》。浙江省农办也在开展农村改革试验。今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登记将在全省推开。在扶贫资金互助会试点较多的县,组建扶贫资金互助会联合会,加强对互助会资金安全监管、资金余缺调剂、运行风险救助。继续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造,让更多农民拥有股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成绩与挑战面前,浙江人再次显示出改革情结,正如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一直鼓励的那样:一切不符合农民权益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应该成为我们的改革对象。

版面编辑:周天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