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账号:

【“中国经济在海外”系列之二】中国制造去德国混血

   中国制造如何升级?变“中国制造”为“德国制造”,继而打开整个欧洲和周边市场,三一重工尝试为中国机械制造企业提升品牌寻找一条出路

融合的挑战

  不过,在德国制造,并不意味着一个中国品牌就能立刻被市场接受。三一重工的主要市场一直在中国,过去鲜有出口到欧洲。虽然在重型机械领域,欧洲市场占全球市场的近四分之一,但因为欧洲的技术壁垒特别高,达不到标准的话很难在当地销售。这也是三一选择在德国建厂的原因。

  贺东东坦承,三一德国公司初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中国制造品牌的歧视和偏见——成本低,质量也低。但他表示有信心应对这个挑战,即希望通过在德国建厂,在德国做研发,由德国的工人制造,由德国的管理者管理,能够打破品牌歧视。投产初期他们会先让客户试用,对产品服务比较满意后,再逐渐扩大。“我们在这边完全打阵地战,一步一步往前推。”贺东东说。

  目前,三一德国第一期工程已经启动,投资4000多万欧元;第二期已经在招投标,预计年底前启动,届时1亿欧元的投资将用完;第三期可能会追加。

  第一期工程将主要生产混凝土机械设备,这是三一重工的优势产品。2009年,三一重工超越德国的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成为世界上销量最大的混凝土泵制造商——当然主要销售贡献来自中国。接下来,三一重工会根据欧洲市场开发不同的产品。

  三一集团对德国公司的盈利预期是三年实现盈亏平衡。对于这个目标,贺东东表示虽有压力但亦有信心,因为德国公司有望能跟国内公司保持同样的毛利。三一集团自成立以来的22年间,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50%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502亿元人民币。

  来德国投资,贺东东被问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应对高成本的挑战。其中人工成本就是国内的7倍到10倍,总成本大概比国内要高出30%。许多外国生产厂商都到中国去投资,而三一重工“反其道而行之”。对此,贺东东的回复是,“他们没有假设一个前提,就是你是按中国产品在这里卖,还是按德国产品在这里卖。因为我们在这里开发,我完全达到德国的品质,那我就可以按德国产品价格卖,价格就高。”

  如果按德国品质销售,价格可以比国内销售价格高出50%。由此可以保持和国内相同的毛利。当然,德国公司销售的数量肯定会比中国市场少很多。但对三一重工来说,重要的是通过“德国制造”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既而打开整个欧洲和周边市场,如北非、中东等市场。

  德国主流经济媒体,对三一重工在德国建厂大多给予了正面积极的报道和评价,除了一次——一家德国报纸称三一重工资金并未到位,是虚假投资。三一重工将那位记者请到工厂来实地转了一圈,事后该报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登了一条更正。尽管如此,贺东东仍颇感欣慰。“应该说,我们还是受到了德国当地政府、当地老百姓,包括业界的欢迎和接纳,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感觉在这边融入了当地的社会。”

  不过,要真正融入仍需时日。正如魏德曼所言,对中国企业来说,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和问题,是要重新调整到一个新的文化和新的经济模式当中去。当然,这并非不可能调整好,但是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耐心。

  贺东东对此深有体会。2006年,三一重工在印度普奈试水投资建立了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专门针对印度市场生产低配产品,就是由贺东东从头开始建的。在他看来,文化差异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但不论是中印文化差别,还是中德文化差别,重要的是加强沟通,相互了解。

  贺东东指出,中国企业强调执行,对工作会有过程的监控,包括对完成时间。但是,欧洲公司不太喜欢这种对过程的过度干预,“你先详细地讨论清楚这个目标以后,在过程当中就不要干预我了,我们直接交这个结果就行了,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文化差异。”

  另一个差异体现在,在中国通常是并行工程,因为基本上所有的企业都是创业企业,因此一边招人一边搞开发,并行推动;但是在欧洲,企业都很成熟,习惯了串联,就是一步一步地做。

  以招人为例,贺东东说,他会所有的岗位同时招,因为知道会有这个需求。但是,如果按照德国标准思维,应该先把营销老总招到,再由营销老总去招部门经理,部门经理再去挑人。这两种运作方式难说绝对的好坏,并联效率高,串联融合力要强,但需要牺牲时间。“但是,你一定要不断地去权衡这个事情,所以到最后往往是变成一个综合的、一个融合的东西。”

评论
案 例
波兰业主向中海外索赔2亿欧元
特派伦敦记者倪伟峰 记者 谷永强 09月19日 10:22

2亿欧元的索赔总额“包括10℅的违约罚金以及因工程延期所产生的近四个月的过路费损失”

研究报告
波兰业主向中海外索赔2亿欧元
特派伦敦记者倪伟峰 记者 谷永强 09月19日 10:22

2亿欧元的索赔总额“包括10℅的违约罚金以及因工程延期所产生的近四个月的过路费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