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温州金改的底层设计

2013年11月08日 13:57 来源于 《财新周刊》
温州金融改革不完全寄希望一项项的政策释放,而是从底层布局,希望由市场决定金融的基本关系

难点

  “尽管外界对温州金改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值,但温州金改不是万能药,不会包治百病,它的实施及效果仍然受制于实体经济的病灶和状况。”张健华说,尽管温州的金融资产不良率仍在上升,但它的下降本身需要周期和过程,不能过早地因此高度评价或否定金改。

  “关键问题就是正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缓解甚至解决融资难。我一向认为应从两个角度入手:一个是金融业本身,从小微企业。”朱从玖说,从金融角度来看,要对民间金融有个合理判断,相对日益壮大的企业规模,民间金融有单笔金额较小、期限偏短(不会超过一年,三至六个月居多)、利息偏高等特征。所以需要持牌金融机构通过产品创新、机构设置等来扩展业务,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满足度。

  从小微企业来说,企业自身有责任提升现代性,即科学设计产品、账目真实、管理有效、财务结构合理等。朱从玖说,温州企业的“短债长用”现象和不合理的财务结构,是资金链断裂的隐患,企业自身也应该在投资中更关注对实业的投入,炒房、炒矿、炒钱的风险和不可持续性毋庸赘言。

  民营银行设立等显见的政策突破,是外界对温州金改突破的重要关注点。朱从玖透露,温州已经制定了民资设立民营银行的详细方案,并已上报。

  此前,有多家媒体曾报道,在温州市政府推动下,由正泰电器(601877.SH)、报喜鸟(002154.SZ)、华峰氨纶(002064.SZ)、奥康国际(603001.SH)以及当地两家非上市公司组建的民营银行有望成立。温州市金融办工作人员也表示,温州为设立民营银行进行了很多的准备,包括股东推荐、银行设立的架构和机制等,具体能否获得批准还得看银监会。

  “民营资本进入银行,关键不在于多一家机构,而是真正要有突破性。民众对此一直比较关注,温州也有这个条件,所以尝试搞个试点。这并非说我们没看到温州杠杆率、贷款占比已经很高了,而是希望探索一种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张健华说,温州银行业机构不算少,多一两家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温州民营资本很发达,随着民营资本进入到金融机构当中,治理结构、各方面的设计会更严密严谨些。

  温州一家从事民间资本管理业务的负责人告诉财新记者,他们听闻温州金改之后,以为可以参与民营银行、证券公司等业务,但是没想到执照还是要中央批,资质依然层层受限,没有牌照很多业务办不了,让民资进入金融机构领域还存在一道“玻璃门”。即便是允许设立运行的小贷公司,依然在信贷资金量、股东融资比例等方面存在很多限制。

  陈金彪认为,应该适度地放开审批权限,在机制和审批制度上让温州先行先试,才能更好地激发民间创新,“如果每一个改革项目都要审批,那这样的金改其他地方也可以开展,上面批一下我们做一下,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试点”。

  朱从玖说,温州在进行底层设计的时候,同样需要顶层关怀,温州希望民资设立各类金融机构能够得到金融监管机构的支持,使得温州的金融业态可以更丰富一点,比如在当地有需求的民营银行、证券公司、专业性保险公司。“现在设机构比较难,我们希望得到这样的关怀和支持。”

  但是制定金融改革的政策是一个系统性过程。即便民营银行设立,利率市场化口子不开,竞争的活力也难以发挥。

  “利率市场化,现在人民银行已经行动起来,银行间市场允许金融机构设计产品。微观的金融机构需要这些产品和机制,现在从温州来看,我们也需要这些支持。”朱从玖说,利率市场化是一个过程,需要系统性地进行设计,要进行产品的创新,尤其是负债方的产品创新,也包括银行内部微观管理,怎么风险定价。

版面编辑:周天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