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陆德:贫富差距的治标与治本

2013年02月08日 10:25 来源于 财新网
两个大问题全民最关注:一个是腐败,一个是贫富差距。这两个问题怎么解决?根子在于政治体制改革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财新网新年茶话会日前在北京举办。本次茶话会以“新视野”为主题,邀请百余位财新网专栏作家、博主、网友汇聚一堂,从2012年国际和国内热点事件出发,分析和预测2013及未来5年中国在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发展趋势。以下为财新网博主、前国家开发银行信息中心局长陆德的发言整理:

  2012年最大的一个事件是十八大。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要实现的两项战略:第一是GDP比2010年翻一番,第二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第二项战略指标表达了党的一个意思,就是我们的贫富差距要拉平,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人均收入翻番不代表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这是两个概念,这两个指标之间没有相关性。

  我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一下,让大家有比较具体的了解。

  第一,从数字方面分析,中央和相关的政策,一个叫“限高”,一个叫“托低”。高收入和“限购”不谈,谈中低档收入。比如,两位老朋友之间,算中低档收入,老兄年收入8万人民币,小弟是3万人民币,我们差距是5万块钱,都是中低档收入。十年以后,中低档翻番,老兄变到16万,我升到6万,都翻番了,差距从5万扩大到10万。

  另外,从我们历史发展的事实来说,这十年是我们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GDP的平均发展速度是9.9%,这十年的发展速度10.7%,最快;人均收入也是最快,城市年均9.8%,农村8.8%,最高。但是,结果是贫富差距拉得最大。

  所以,人均收入翻番跟解决贫富差距,这两个参数之间不一定是正向关系,也可能是反向。我认为,可以考虑观察中位数指标。中位数指标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中下层收入变化的情况,也可以更确切地反映出中产阶级的变化情况。

  一个国家,如果分配不均衡,人均增长指数这条线是虚高,“飘上去”的。篇幅差距越大,这个线飘得越高。我们现在所谓人均收入,根据权威部门,包括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跟我们实际收入比,有65-70%在这条平均收入线之下,那这条线有什么意义?所以,多数老百姓讲我们“被增长”了。

  从具体参数看,上海60%以上的人不在这条线下,青岛65%,北京70%。所以应该采用另一个参数,中位数。在欧美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和我们的香港,在分析人均收入的时候,都采用中位数。那么,我们为什么采取人均线?人均线有很大的缺失、漏洞,而且今后的指标定出来,会让很多的贪官和地方政绩被漏掉。举个例子,我们10个人去吃饭,9个人没有饭吃,我背了10个馒头进去,一统计一个人一个馒头,优哉游哉。第二天饿死了5个,这就是“人均”。

  这两项战略指标,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未来十年的发展。我建议中央,也建议广大学者跟舆论界,能够从科学的角度,从关心我们国家贫富差距的角度,向中央和有关部门提出学术性的建议。

  2013年以后的展望,我从经济角度多说两句。2008年年末,我在全国率先提出了“W型”的轨迹,我不同意主流派的“U型”和“V型”。我认为,中国从这次金融危机走出来,至少有两次下滑,现在是第二次下滑,而且这次下滑比上次周期要长。27个月下滑,现在基本上到底部了。反弹有两条曲线的可能性:一条是“U型”,是2年—3年的区间;还有一条曲线是“L型”,就是再也起不来了。

  也就是说,今年、明年甚至后年,大家不要对经济反弹有太大的期望。它也就在8%左右晃动,不像股民炒股票一样翻几番,底部的宽度是2年—3年。我预测,明年或者后年在底部徘徊,幅度也就是8%上下。

  习近平总书记的作风和号召深得人心,大家对他的期望很高。另外一方面,大家又要关注现今深层次矛盾的严重性。

  根据中科院六年来的民意调查,两个大问题全民最关注:一个是腐败,一个是贫富差距。这两个问题怎么解决?根子在于政治体制改革。不是表面的一些经济改革,或者政策措施就能改得动的。

  所以,今年、明年,我估计会有些变化。首先,经济要企稳,经济不稳定搞不了改革,没心思搞改革,经济上要稳住。另外,贫富差距、工资收入方面要有些动作,但真正要动体制问题,后面要做大文章的。

  陆德为国家开发银行信息中心前主任

  博客地址:http://lude.blog.caixin.com/

责任编辑:宋宇 | 版面编辑:宋宇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