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导读:中国经济呈回暖态势,但是否已经触底,还有待验证;坚持结构性改革的同时,需注意金融风险的缓释与化解

封面文章

经济回暖之辩
财新记者 于海荣 霍侃 韩祎 王晓霞
经济回暖之辩

  春节过后,中国经济似乎与天气一道,呈现出回暖态势。   

   年初是例行的主要宏观数据真空期,不过按月公布的综合宏观指标——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诸多高频数据,都呈现改善趋势。   

    3月1日公布的2017年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1.7,已经连续六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且较1月提升0.7个百分点,创近四年来的次高,显示制造业扩张速度有所加快。这一趋势,与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2月制造业PMI为51.6,较1月提高0.3个百分点。

  高频数据亦是如此。2月,六大发电集团耗煤量同比增速明显改善,高炉开工率、铁路货运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春节过后基建项目开工提前;重点城市周边部分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销售超预期,一时间,市场关于中国经济回暖的讨论明显升温。

  乐观者如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在2月底即上调了对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预期,从6.7%上调到6.8%,原因是基建和地产投资需求的上升势头均强于此前预期,外需回升也比预测得更快、更强。 <查看全文>

缘何回暖:“还是熟悉的配方”
对2016年下半年经济回暖原因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对未来形势的判断。
内生动力复苏待察
当前的经济回暖能持续多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补库存、消费等经济内生动力的复苏力度。而这又与未来价格的变动密切相关。
固定资产投资虚实
近期市场对经济回暖预期高涨的一大直接原因是,有媒体统计,已公布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的23个省份,累计投资额超过45万亿元,其中新疆设定的投资目标比2016年实际完成投资额高出50%。一场“投资大跃进”似乎正在来临,真的是这样吗?
隐性债务管理会收紧吗?
在财政赤字率不再增加、专项建设债停发的同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负债的管理力度也将不断加大。
防风险紧箍咒
在经济回暖之际,决策层和境内外投资者对经济下行的担忧降温,但对金融风险的关注空前升温。
货币政策如何稳健中性
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的分量此消彼长。2016年这一波中国经济的复苏与此前货币政策相对放松不无关系。目前,经济回暖势头下,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中性也是题中之义。经济增长能否有效持续,关键还是看实体经济的改革力度,而不能仅依赖货币政策的松紧。

相关报道

两会解读:政策“稳”字当头
评论(0) 专栏作家 汪涛 2017年03月06日 10:55

鉴于经济依然面临下行压力,但同时需要保持经济和金融稳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稳是大局”

瑞信:中国6.5%增长目标是现实的
评论(0) 2017年03月06日 09:56

瑞信高级顾问Bob Parker表示,他认为中国今年6.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现实的,也符合近期PMI趋势。他认为,两会报告显示出中国对经济存在的问题的认识,比如中国在收紧货币政策以应对信贷泡沫,以及控制过剩产能等,他认为应对这些问题要比达到某一增长率目标更为重要

发改委主任等谈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实录)
评论(0) 2017年03月06日 09:0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张勇、副主任宁吉喆就“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王一鸣:中国经济增速将逐步趋稳
评论(0) 记者 李雨谦 2017年03月05日 15:58

经济放缓既符合一般的规律也符合客观实际;调低经济增速目标,给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留下足够空间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2017经济增长与改革前景
评论(0) 作者 黄志龙 2017年03月05日 14:58

从《报告》内容来看,决策者对2017年经济增长前景较为乐观,特别是财政政策更加强调“有效”,即通过“减税降费”让利于实体经济体,货币政策更加强调“中性”,边际收紧的趋势隐现

本期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