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导读:复盘国企东北特钢273天破产重整及民企沙钢集团接手过程。此番债转股能否成为市场化破产重整范例?

封面文章

【封面报道·主文】重整违约王
财新记者 彭骎骎 霍侃 董兢
【封面报道·主文】重整违约王

   2017年6月下旬的一个夜晚,一架来自沈阳的飞机降落在江苏无锡机场,从飞机上走下来的辽宁省副省长崔枫林行色匆匆,从这里再直奔张家港。他披星戴月要去见一个人,就是全国民营钢铁巨头沙钢集团的创办人沈文荣。当晚双方的会谈一直持续到凌晨1点,谈的正是处在破产重整漩涡中的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北特钢)。   

   此时,离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东北特钢提交重整草案的最后截止日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此前半年多,被债市称为“违约王”的东北特钢重整谈判僵持不下,方案难产,已两次延期。如果在7月10日之前再不提交重整草案,这家钢铁巨无霸将面临法院强裁,或直接进入破产清算。   

     据财新记者了解,破产管理人和银行债权人委员会接触了多家战略投资者,囊括了国内大部分钢铁企业,有国企有民企,谈判介入程度有深有浅。沙钢集团入围后,曾一度想退出战投竞标,但在地方政府诚意邀约和反复权衡下,最终决定接手。

   根据公开资料,沙钢集团总资产1500多亿元,是效益可媲美高端钢材制造国企宝钢股份的明星民营钢企,以专注钢铁本业、管理精细著称。<查看全文>

273天的上百轮谈判
 可能是巧合,2016年10月10日,当《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发布当日,大连中院裁定了东北特钢进入破产重整。此后273天的漫长九个月中,东北特钢寻找战略投资者可谓一波三折。破产管理人跟各类潜在战投的谈判,大大小小会议开了近百次。
456亿重整方案
被纳入此次破产重整的,包括东北特钢及其子公司大连特钢、大连高合金。由于这三家公司在人员、管理、业务、财产及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一体化现象,且互相之间存在高额的关联债务和互相担保,三家公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重整。
自杀引爆违约危机
东北特钢是北方最大的特钢公司,作为中国特殊钢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何以断崖式坍塌?
首例市场化债转股
备受关注的是,东北特钢案被认为是首例破产重整中的市场化债转股。
债委会与政府的磨合
对于这一来之不易的重整方案,银行债权人大多理解并接受;而债券类债权人一度相当不满。“拖了这么久,出来这么一个方案,只考虑自己利益最大化,完全不考虑其他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一位债券持有人曾向财新记者抱怨。

【封面报道·辅文】

破产难何解
财新记者 董兢 彭骎骎
破产难何解

  如果用生病比喻企业陷入困境,中国的企业大多在病入膏肓时才被抬上手术台。这座手术台,就是破产程序。东北特钢如此,江西赛维如此,企业主选择以跑路、自杀等方式逃脱债务的民营企业们亦如此。 “如果企业能早一点进入破产程序,债务窟窿就不致于越来越大,债权人的损失也会小一些。”财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学者、法官、政府官员,还是律师、会计师,都持类似观点。在立法理念上,破产是为了给债务人提供救济、为全体债权人提供公平清偿,相当于给债务人和全体债权人提供了一个保护壳。但实践中,企业要想进入破产这道门,却是千难万难。<查看全文>

不愿出局的债务人
对深陷困境的民营企业而言,如果不申请破产,除了坐以待毙,只能殊死一搏。据京衡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任一民介绍,陷入困境的民营企业,由于企业主的个人担保责任永远存在,企业主宁肯借高利贷赌一把,也不愿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丧失翻身机会。最后结果往往是,企业债务窟窿越来越大。
尝不到甜头的债权人
不仅债务人,债权人也不愿意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银行等金融机构。

相关报道

破产重整的赛维样本
评论(0) 文|财新周刊 董兢 吴红毓然 2017年09月15日 22:13

主体公司赛维高科技破产重整三年来,始终不能得到债权人认可;法院强裁后再换重组方,受偿率一降再降后不到1%;政府、企业、债权人面临三败俱伤

市场化债转股胎动
评论(0) 文|财新周刊 吴红毓然 2016年08月12日 10:48

此轮债转股针对临时有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政府不强制“拉郎配”、不兜底,鼓励社会资金参与;转股定价和股东权利等相关制度安排仍待细化

东北特钢失信样本
评论(0) 文|财新周刊 张宇哲 2016年07月22日 10:50

连环违约背后企业及当地政府的消极作为,被投资人质疑逃废债,导致辽宁省政府及企业的信用坍塌,投资者用脚投票,后续融资不畅恐加剧区域金融风险

专题责任编辑:曹文姣

本期封面

相关评论

【编辑絮语·凌华薇】一个破产重整案的反转
评论(0) 本期值班主编 凌华薇 2017年12月23日 09:59

从违约王到破产重整第一案的反转

【舒立观察】破产机制如何尽其用
评论(0) 2017年09月25日 07:47

中国经济欲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健全的破产制度须臾不可或缺

【舒立观察】东北振兴的真正短板
评论(0) 2017年09月02日 07:42

补上体制机制短板,东北才有机会发挥比较优势

往期封面回顾

去杠杆加速度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