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峰会综述】资产证券化蓄势待发

2016年12月04日 09:15 来源于 财新网
资产证券化将是未来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存在不规范问题,改革的关键还在监管
12月3日的“第七届财新峰会:改革执行力”之财新夜话“资产证券化蓄势待发”

  【财新网】(记者 郭楠)资产证券化(ABS)已经在中国起飞,未来仍将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仍存在不规范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将要面临和亟待解决哪些问题?在12月3日的“第七届财新峰会:改革执行力”之财新夜话“资产证券化蓄势待发”上,多位业界大咖齐聚一堂,热议资产证券化这一未来将会长期持续的话题。

  作为中国债券市场奠基者、国内首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推动者,财新智库高级顾问、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高坚表示:“债券资本市场的发展将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正确方向,对于金融市场改革意义重大,资产证券化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一定要以来发达的债券市场作为基础。”

  高坚认为,金融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降低各种交易成本,资产证券化是这个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债券是债权的证券化,股票是股权的证券化,期货就是远期证券化,证券化以后就有了规格和标准可以交易,投资者更多,交易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资产证券化市场的长期实践者、中联国新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何亮宇表示,正在向监管部门提议尽快推出公募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在公开的、流动性强的市场中频繁交易,解决了资金退出的短期性、底层现金流的长期性,以及期限错配等问题。”但他同时表示,这类公募资产证券化也面临一些难点。“长期性投资的钱比较少。如果直接做成资产证券化产品,一般都是十五年、二十年的产品,那谁来投?其实挺难的,现在只有保险资金可能可以投,但保险资金也受一些约束。”

  “如果我们能够下定决心,把PPP的资产做成公募产品,并提供交易退出渠道,所有钱都就敢投,就提供了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长期稳定资金的供应渠道。”何亮宇表示,“孵化期的时候政府投了钱,可能要十五年、二十年才能收回来,但是政府同时又要做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把这笔钱砸在里面这么长时间,也需要退出。那怎么办?我们就需要把未来的现金流在今天变现,证券化可能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厦门国金首席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郭杰群表示,目前国内资产证券化发展很快,但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问题,改革的关键还是监管部门。

  “我们的监管部门非常辛劳,但是方法不对,事无巨细,什么都管。美国的监管非常简单,它的理念就是你作为发行人,要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准确,不能欺骗投资者,否则将面临罚款、牢狱之灾。”郭杰群称。

  点石金融CEO关萍表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品种会更加丰富,例如RMBS(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住房公积金ABS、CMBS(商业地产资产支持证券)以及PPP等资产类别。国内住房公积金市场体量非常巨大,但由于公积金资金池的管理机构过多,且未形成标准的发行流程,所以现在还比较缺乏发行动力。

  关萍还表示,未来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定会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甚至整个金融市场非常重要的投资品种。一方面,国内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基础设施会更加完善,基础数据更加公开和透明化,市场的效率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市场上的扭曲行为会慢慢改变。除此之外,随着发行的层级会更加丰富、基金中的基金(FOF)愈加普及的大趋势等,资产证券化市场将大有可为。

  财新智库战略/合规顾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兼职教授王君表示,“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资产的质量,如果基础资产不能产生真正的现金流,无论在结构设计上分多少层也是垃圾,也是有毒资产,在此基础上也发展不起来健康的ABS。”

  目前中国把资产证券化和“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联系在一起,给人一个印象就是ABS是中国目前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一副灵丹妙药。“显然不是这样。因为僵尸企业的资产是不能作为基础资产的,而且也不能通过银行把不良资产包装成债券销售给投资者。”王君提醒,如果把僵尸企业的资产以不良ABS方式销售给投资者,而且银行和监管默许,就会变成有组织的欺诈活动。这不但在“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上于事无补,反而会给资产证券化抹黑,给资本市场带来问题。

责任编辑:霍侃 | 版面编辑:卢玲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