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石化的混合式信号

2014年02月21日 11:14 来源于 《财新周刊》
作为三中全会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中石化的末端产权重组将面临来自市场和体制的考验

想象空间

  若以加油站数量计,中石化的销售板块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成品油供应商,其资产主要包括加油站和加气站、成品油管线以及成品油仓储设施。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石化销售业务板块拥有自营加油(气)站30532座,成品油管线超过1万公里,成品油储存设施的总库容约1500万立方米;年度境内成品油经营量达1.65亿吨、同比增长3.8%,零售量1.14亿吨。

  由于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销售板块可以说是中国石化最有市场活力和想象力的板块。2012年,中国石化全年的资本支出为1690亿元人民币,其中有47%放在了上游勘探开发,营销及分销板块仅占到19%。相比上游勘探板块在专业性和资本需求上更为密集,销售板块可以给不同领域,甚至非油领域的实业资金提供更为灵活的投资标的。

  申银万国在分析报告中畅想,中国石化销售板块引入战略投资者后,能发挥加油站网络效应,资产回报率有望得到提升,未来非油业务的收入与利润贡献比重有望扩大,甚至可能向互联网经济模式转型。

  中国石化则称,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可以进行财务性的资本引入,也可以进行战略合作式的资本引入,充分发掘现有销售网络的潜力。对于参股企业来说,可以发挥想象力的领域包括加油站便利店、加油卡的电子商务平台、黄金地段加油站的广告位等等。

改革成色

  对于数百亿元的融资规模,真正有投资能力的民营机构并不多,而在这样一个巨无霸旗下当小股东,显然也非轻松事。近年来国企战略引资争议重重,时有贱卖论之讥,作为混合所有制的先行者,无论是中国石化还是民营投资者,都将面临来自市场和体制的考验。

  从积极角度看,民营资本有机会和中石化销售板块展开股权合作,可能发挥股东制衡机制,改善石油石化上下游交叉补贴、关联交易不够透明的局面,甚至自下而上地倒逼国企体制的全面改革和开放。

  然而从风险角度看,新进入者的权益如何保障,仍是未知数。在上游仍然控制在“三桶油”手中、进口石油配额没有真正放开的情势下,作为下游的成品油销售环节始终要仰人鼻息。

  渐进式改革还会带来新的关联交易问题。中石化下属炼油企业人员即向财新记者表示,炼油板块和销售板块均100%属于中石化的时候,总公司会权衡二者的盈利状况,对炼油厂成品油的出库价格和销售公司的批发价格适当协调。一旦外部投资者进入,炼油企业就要面对来自销售市场议价的冲击,利益冲突尤为突出,上下游间能否做到公允定价,值得玩味。一种可能是,下游公司的销售计划仍遵从总公司制定的基本框架,甚至会受到内部上游炼厂盈利压力、供应情况的掣肘,自主性有限。另一种情况则是进入者凭借自身背景蚕食上游利润。显然两者均有违改革初衷。

  无论如何,中石化启动改革,向着“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方向前进,都是值得鼓励的。石油业改革在上个世纪末重组上市后已停滞多年,事实证明,垄断国企改革从来都是牵一发动全身,倘若不能在行业准入、定价机制、股权结构、组织人事方面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顶层设计,改革往往会半途而废,而这也终将决定此次销售末端改革的实际效果和走向。

  本刊记者吴静对此文亦有贡献

版面编辑:石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