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缺口逼人,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最重要改革的辽宁试点已经逆转。未来何去何从?
中国政府已经连续八年承诺提高各地企业退休人员待遇水平,但畸高的缴费率下,比之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仍嫌偏低。
十年前的个人账户改革,一度使辽宁被视为迄今养老保险体系最彻底改革的样板。如今账户被挪用,尽管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官员口中还是“借支”,归为特例,但在学者看来,“做小做实”的辽宁个人账户,终究落得与其他未改革地区个人账户一样被挪用的命运。这意味着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已经破产。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成立以来的最大最彻底改革试点,逆转已成现实,留下什么启示?未来何去何从?[详细]
缺口难填
有人口红利,辽宁养老金缺口仍一直难填,而2017年前后辽宁将正式进入老年社会…[详细]
2011年10月18日,黄大娘在沈阳五爱市场服装城门口卖手工编制的工艺品。黄大娘现在每月仅大约有1000元的社保。
“缴费不足”的宿命
根据世行研究,如果养老体系完全由当年缴费承担,那么企业和个人需要承担的费率将达到工资总额的37%!…[详细]
“借支”个人账户
地方政府可借支的个人账户比例为三个点,即每年做实额度的总计八个点中取三个点…[详细]
最后的买单者
作为国家战略储备基金,全国社保基金截至2011年的自有资金规模为7727亿元,甚至远低于个人账户空账数字…[详细]
改革决心
在人口红利窗口关闭前,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弥合旧账、整合体系的最后机会…[详细]
养老缺口如何填补?
理论上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但无论选择哪一种,关键在于打破利益割据,直面中国未来
辽宁所代表的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将何去何从?中国学界对此已有充分讨论,制度改革只差打破利益割据的决心。
方案一:提高统筹层次
方案二:双轨制“并轨”
方案三:降费扩面
方案四:个人账户市场化运营
方案五:延长退休年龄
方案六:调整生育政策…[详细]
出路NDC
□ 郑秉文 | 文
彻底还清历史债务、做实个人账户之后的统账结合制仍然不具有持续性
做实个人账户是目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重要的改革目标,是中国完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型的标志。从2001年开始至今,中国先后在13个省市启动了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试点。然而试点情况并不乐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