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老龄少子化的当下,老年患者住院陪护、失能老人生活护理需求凸显,护工行业应运而生,但护工人员紧缺、水平参差不齐、收费混乱的行业现状持续引发担忧。“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建议完善医疗护理体系,加强护工分级管理并将部分护理费用纳入医保。
护工行业在国外历经50余年发展已渐趋成熟,但在国内尚属新兴行业。据观研天下《2021年中国护工行业分析报告》,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外部分国家护工行业便逐渐萌芽并迅速发展。由于受到完备的立法与制度的保护,许多国家在护工聘用、职业准入、资格授予、服务规范等方面都具有较为科学与先进的经验。但在中国,护工尚不属于正规职业范畴,是介于家政保姆与医院护士之间的临时辅助性勤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