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民法总则10月1日施行 各分编拟明年打包审议

2017年03月16日 07:29
T中
《民法总则》共十章206条,将未成年人“打酱油”年龄下调至八周岁、规定“遗腹子”享有继承及接受赠与的权益,明确村委会、居委会法人地位,明确个人信息保护,延长一般诉讼时效等受关注

  【财新网】(记者 单玉晓)中国1949年后首部民法典编纂完成第一步。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总则》,赞成2782票,反对30票,弃权21票,中国人大网当天下午公布《民法总则》。

  《民法总则》又称民法典总则编,在现行《民法通则》基础上制定而成,通过“提取公因式”对各类典型社会行为做最大程度的抽象。制定《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编纂第一步,列入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自2016年6月至今,《民法总则》三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直至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五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

  《民法总则》将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包含基本规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期间计算、附则十章共206条,比现行《民法通则》多出50个条文。

  具体内容方面,《民法总则》对不同民事主体制度设计更加完善,有诸多修改或创新之处。比如:在自然人一章中,明确规定“遗腹子”继承及接受赠与的权益受法律保护;更加尊重未成年人自主意识,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年龄下限由十周岁下调至八周岁;完善监护制度,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和失能成年人纳入监护范围、突出民政部门监护责任、规定恢复监护人资格尊重被监护人意愿等。

  在法人一章中,《民法总则》按法人设立目的和功能不同,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三类,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和居委会等法人地位。

  民事权利方面,《民法总则》明确宣示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民事责任方面,《民法总则》引入“好人法”条款,匡扶社会正义,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此外,《民法总则》将一般诉讼时效期间延长为三年,并对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的情形作出特别的规定,即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计算。

  制定一部民法典是中国民法学者的夙愿,也是立法者追求的目标。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立法机关先后数次组织编纂民法典,前两次均因政治动荡而无疾而终,第三次则因条件不成熟而暂缓。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中国民商事立法带来了挑战,立法机关决定恢复民法典编纂,民法典草案也在2002年12月获得了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初次审议,但之后历经三届全国人大,民法典依然呼之未出.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的立法任务。具体落实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担负编纂民法典任务的总责,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国务院法制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法学会五个单位参加编纂工作。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出了“两步走”的编纂思路,即:先制定《民法总则》,再整合《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其他民商法律为民法典。

  此后,《民法总则》草案经过四次审议,分别是2016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10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二审、12月第二十五次会议三审以及此次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全国人大会议审议期间,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根据代表意见修改了草案内容。

  财新记者了解到,《民法总则》制定过程中,各方对法人分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下限是六周岁还是八周岁、英雄烈士人格权益保护等规定意见不一。在立法机关人士眼中,这些问题“赢得共识难度较大,下一步要编纂民法典各个分编,到时各种意见会比现在更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荣顺3月9日答记者问时提出这般担忧,称《民法总则》制定中最困难的是各方面意见纷纭,各有道理。

  张荣顺同时披露,民法典各分编目前正在编纂,目标是在2018年把民法典分编草案一次性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力争在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第一次审议后,就要把各分编拆开,分阶段审议,可能一次常委会会议只审议其中一编,下一次常委会会议再审议另外一些,进行交叉审议,力争在2020年完成整个民法典的编纂工作。”他解释说。■

责任编辑:王逸吟 | 版面编辑:张柘
推荐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