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石睿)“双创”如火如荼的大环境下,各类创业层出不穷。12月3日,第七届财新峰会“从创业者到企业家”分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国企、民企、投资机构的各方嘉宾畅谈创业经验、创业特点,讨论创业者和企业家的区别,探讨如何从创业者走向企业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前董事长傅成玉认为,创业者在创业期间更侧重产品,想着怎么去颠覆这个行业和领域。但是当规模形成之后,市场规范、长远发展目标、组织结构等都会发生变化,还要考虑利益关联方怎么成功,“如果他们不成功我就不会成功,胸怀会变大。”
傅成玉强调,“政治、经济、社会责任是永远捆在一起的,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创业公司做大之后,还涉及到国家安全、百姓利益,格局变大,责任和担当也会越大。”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认为,创业者是拆迁队长,凭着蛮力颠覆一切,万丈高楼从拆迁而起;而企业家是建筑设计队队长,为企业发展定战略,并为企业寻找投资和人才,为企业勾画蓝图。
贝恩投资(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竺稼也指出,创业者与企业家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创业者是创新者和颠覆者,从0做到10;企业家是要通过精细、规范的方式来管理规模化的企业,从10做到50甚至100”,因此投资者要认真甄别,才可能做到投资成功。
从投资的角度,竺稼认为,对于创业期的企业,投资人主要看的是创业者,只要相信创业者,就会投资,也就是说创业初期的企业完全依赖创业者。因此,对于创业期企业的投资, 有两大风险,第一投资者看错了人,造成投资失败;第二投资者和创业者的意见产生分歧,企业发展无法持续。
至于互联网行业创业,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认为,“99%的创业者不可能也不需要成为企业家,也不需要成为企业家”,因为在高科技领域想做大是很难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大量创业者去创新,是很难从这里面出现企业家的。
童士豪进一步解释,“创业者是从0到1,或者从1到10,大部分创业者也不需要上市。而企业家是要组织行业生态链和平台的,让更多的创业者赚钱,做到这个阶段这个平台的一把手才有机会成为企业家。”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以自身的创业经历为例,指出公司业务转型时“非常痛苦”。2015年初,光线传媒完全停止电视节目的制作,“公司大概有300人做电视节目,他们大部分人只会做电视,我忽然决定这300人全部解散、要么转岗,办公区一下空了一半”。
王长田认为,作为公司创始人,要努力让自己别成为公司发展的障碍。“首先在公司里,我是传球的、组织资源的,但我不是射门的,这样我就能避免失误。第二,我需要不断学习,最重要的是自我意识,我觉得我做到八九十岁是没问题的。”王长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