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邢昀)市场预期的财政赤字扩大终成现实。2016年,赤字率提高到3%,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触及3%。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时表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
他称,中国的财政赤字率和政府债务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这样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去年底以来,关于今年赤字率的讨论持续已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结合此前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3%的赤字率红线、60%的负债率红线是否可以反思调整”的表态,市场将其解读为2016年财政赤字率可能达到3%,规模超过2万亿。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近日撰文称,可将中国财政赤字率提高到4%,甚至更高水平,再度引发市场对赤字规模增加的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最终将赤字率定为3%,符合市场预期。中央财政赤字和地方财政赤字分别比2015年增加2800亿元和2800亿元,赤字率提高0.7分百分点。不计入财政赤字而列入政府型基金预算的专项债规模,较2015年增加3000亿元。
此外,据财新记者了解,去年下半年推出的专项建设基金,今年规模也将增加,从去年的8000亿元增加到1万亿元以上。
一直以来,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提出的60%的政府负债率和3%的赤字率红线,被视为财政风险警戒线。中国也默守这一规则。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财政赤字率曾大幅提高至2.8%,仍在3%以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对财新记者表示,去年东北、山西等地财政负增长,给决策者提醒,扩大赤字率一定要注意潜在的财政风险,不能加剧以后年度地方财政的风险和压力,不能演变成整个公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