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革和价格改革、所有制改革和经济运行机制改革两条主线,不仅仅对1988—1995年的中期改革有效,同时对整个中国经济改革40年都是有效的,中国40年经济改革就是沿着这两条主线不断深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改革还没有成为全党注意的中心。邓小平在提纲中提出的关于改革的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观点和主张,显示了他过人的智慧和超前的意识
1992年10月12日上午中共十四大开幕,江泽民总书记作大会报告。当谈及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时,他抑扬顿挫地说:“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民大会堂内掌声雷动
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上,胡耀邦是始终如一的、坚定不移的,而不是实用主义的
与工商业五老的这篇谈话,后来以“搞建设要利用外资和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为题,收录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中
通过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推动科技教育界的改革,一下子就带动了全国各个方面,促进了全中国的改革开放
一个包产到户,不出五年就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为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最低限度的物质前提,称之“伟大”,有何不可?
任何好的政策只能诞生在一个好的政治环境中。没有以胡耀邦为代表的中央领导同志坚持平反冤假错案,坚持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解放,就不会有后来的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以改革的开端载入史册的。近些年来,关于改革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解决问题也好,评判是非也好,最终不是还得以30年前引起巨大争论的真理标准——实践来检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