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黄杰夫:借鉴国际经验 构建中国碳期货市场

文|财新 罗国平
2024年11月09日 23:09
中国碳市场的国际化是必然选择;构建碳期货市场还要专业化,关注持仓比与交易量,提供碳排放远期合约,并关注机构持仓比例
2024年11月9日,北京,第十五届财新峰会,AEX控股公司(香港)创始人黄杰夫。图:财新

  [查看更多峰会报道,请访问本届财新峰会首页。可点此打开]

  【财新网】中国推进碳期货交易,第一要素是要国际化。AEX控股公司(香港)创始人黄杰夫在11月9日召开的2024年财新峰会”碳定价和碳交易下一步”一节中如此称。

  他解释,“狼已经来了”:2024年1月1日起,航运业已被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其他国家的船只来到欧盟边界就要购买欧盟碳配额(EUA)。而欧盟碳关税将在供应链上铺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于2026年1月1日正式起征,生产型企业都面临着EUA溢价风险。因此,对于这些企业而言,都要计算、购买EUA,国际化是必然选择。

[ 进入峰会专题 查看更多报道。企业高管订阅“财会通”,既可畅读财新报道深度内容,又能专享财新会议思想盛宴, 点这里了解详情 。]


责任编辑:范若虹 | 版面编辑:许金玲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