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加强竞争中性有助于推动整个企业投资回报面貌的焕然一新;都市圈发展可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动能;中国制造业要警惕过早“去工业化”,制造业做扎实,工业物联网才有应用场景
国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刘胜军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到达一个拐点,将从野蛮式生长走向更规范、理性的发展;对金融科技的监管还需要从立法上进行完善,可以借鉴新加坡、英国等国家的“沙盒监管”,让创新在监管的范围中进行;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主要由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占GDP比重过高、地方政府收入依赖土地财政等,房地产问题不解决,对整体经济稳定、居民消费和实体经济发展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何帆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复苏或强于预期,不确定性更多来自全球经济;中国将进入“本土时代”,需要更多内部调整,依靠本土力量实现发展;对企业来说,“自己人”——公司团队和行业生态系统,往往比一些外部因素更重要
汉德资本创始合伙人兼主席蔡洪平认为,全球资本市场面临估值过高的风险,资本正在流向中国,全球企业倾向于在香港上市,不少跨国公司会考虑重新回到中国;未来在智能造车、环保、半导体和医药领域有很大的投资机会;5G是各产业走向智能化的核心支柱,使得传输带驱动、服务功能数据的“数联网”的构建成为可能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推进农业现代化,不仅需要国家金融政策上的支持,还要企业家们更多的关注,给予从事农业的人才更多补贴,以及更多的实践培训;养猪业的科技含量很高,5G技术能在种猪选育、科学喂养、防范感染等方面,给予很大帮助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认为,加强中国大宗商品市场的开放有利于确立中国在全球商品市场的定价权,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中国发展ESG,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和评价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和互动;中国资本市场需要增加配置国际资本的功能,资本市场下一步的改革开放,应把境外公司到境内上市作为重要工作
小冰公司CEO李笛认为,做人工智能不能仅仅关注技术的功利性成果,还要兼顾人的情感需求;人的习惯会快速变化,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商业模式可能会随时崩塌,因此要更多考虑如何穿透习惯,更深入到人类的本质去思考商业模式。新基建浪潮下,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交通领域?李笛表示,人工智能将从乘客体验、城市交通网络等方面更多地在建设智能交通上发挥作用
2021年开局,中国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看来,发掘新的结构性潜能是关键所在——在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科研水平、由市场主导新基建项目、进一步推动都市圈发展等方面,需要持之以恒地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