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陈吉宁记者会上科普PM2.5

2017年03月09日 22:42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利益冲突和不严谨研究导致对PM2.5的误解

  【财新网】(记者 周辰)目前社会上对于重污染天气的成因众说纷纭,应该相信谁?3月9日下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表示,对PM2.5的成因学界已有基本科学共识。

  陈吉宁介绍,PM2.5是指空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一类物质的统称,不是一个单一物质,包括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化合物、元素碳等等。

  PM2.5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污染源直接排放的,或者自然界本身就有的,叫做一次排放。另一部分是大气中的气态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生成的,是二次生成,这部分生成物质主要是人类活动污染产生的。“比如说汽车尾气,它对PM2.5的贡献不是一次排放的,主要是二次生成的那部分。”陈吉宁说。

  近些年,对北京、天津等35个城市开展的源解析工作,基本弄清楚了燃煤、工业排放、扬尘、机动车、秸秆焚烧等,都是PM2.5形成的主要原因。

  这些原因还可以细分,比如不同的工业排放量不一样,钢铁和焦炭的排放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汽车排放量也不一样,国四、国五的车和老旧、重型柴油车会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散煤的燃烧和电厂燃煤排放也不一样。

  由于各地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条件不同,污染源的来源和构成比例也有差异,而且差异有时候会很大。即使在同一个城市,由于季节性变化,PM2.5的来源也会有所变化。

  陈吉宁表示,每个城市在控制污染时,都会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背后就会涉及各方的利益,“你控制谁不控制谁,必然涉及利益问题。从不同的利益角度看,对一个本来清楚的、客观的污染成因,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误解和有意歪曲,带来一些混乱。”

  另外,随着污染治理的深化,近年来也有一些专家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技术领域对PM2.5的成因给出一些新的见解。但陈吉宁坦承,也有一些不严谨的研究,造成很多误解。

  他表示,由于每个研究者所在地域不同,采样时间不同,方法不同,观测角度不同。不是从系统的、大区域的尺度,研究污染源问题,所以得出的一些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我们要让这些研究继续进行下去,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防止对一些学术观点的过度解读,以免造成社会的误解。”

责任编辑:张进 | 版面编辑:王永
两会一线
2017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