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农业部:第一职责还是保障全国人民能到点开饭

2017年03月07日 21:16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过去的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通过行政力量推动,但是这次供给侧结构改革重点是要用市场的手段,用改革的办法,通过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促进结构调整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财新记者 梁莹菲/摄

  【财新网】(记者 黄姝伦)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我们粮食生产没有放松,也不能放松,作为农业部门来说,我们的第一位的职责还是要保障全国人民能够到点开饭。”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加快,人们消费结构和水平的明显提高,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品质和生态矛盾愈加突出。此外,许多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出现了“倒挂”。

  如何调减供给过剩的低端农产品,满足城乡居民对高端农产品的需求,减少对进口的依赖,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

  此次记者会上,韩长赋表示,过去的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通过行政力量推动,但是这次供给侧结构改革重点是要用市场的手段,用改革的办法,通过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促进结构调整。

  用市场手段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2016年,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有重要突破,中国取消了主粮玉米的托市收购,将玉米临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去年籽粒玉米调减面积3000万亩左右。韩长赋认为,“这项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理顺了价格,激活了市场,提高了竞争力,带动了玉米加工,也倒逼了结构调整。”

  今年,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韩长赋介绍,农业部的具体政策措施包括五个方面:去库存、补短板、增效益、育主体、增动能。

  第一,去库存。“我们希望今年能够调减到4000万亩,而且我们评估了一下,今年由于实行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玉米价格向市场回归,所以也会引导农民进一步调整结构。”

  第二,补短板。补齐优质品种、短缺产品、生态环境的短板,发展绿色生态、环境友好型农业。

  第三,增效益。韩长赋表示,“现在一方面农业生产的成本‘地板’抬升,另外一个方面,大宗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在下降,所以效益和增收的空间受到挤压,要在这个方面采取措施,特别是大力推进节本增效和适度规模经营,再就是拉长农业的产业链。”

  第四,育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农村的职业农民,返乡下乡的农民工、大学生、科技人员和退伍军人,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对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

  第五,增动能。一是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二是发展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比如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以此激发活力,增加动力。

  全国承包耕地流转率35%

  “我们现在推进农村改革,仍然是以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在土地问题上,中央的政策方针是明确的,我们要抓好这方面的落实,保护农民的权益,同时激活土地的要素。”韩长赋透露,目前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在35%左右。

  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农民的权益?韩长赋表示,要把每一个农民承包地在哪儿、究竟有多大面积、地力如何、土地生产能力怎么样,都明确勘测、评估和登记,进行承包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就是保护他的利益,他不用担心了,可以安心出去打工了。”

  今年2月,韩长赋曾在农业部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2582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确权面积8.5亿亩,整省试点的省份达到28个,基本在全国铺开。

  3月3日,农业部表示,2017年再选择北京、天津、重庆、福建、广西、青海等六个省份推进整省试点。

  中央已经明确了农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产权设计。韩长赋表示,“我们实行‘三权分置’,就是把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农户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分开,使集体、承包农户和流入土地者的权益能够都得到保护,并且能够平衡。”

  韩长赋提出,一方面,要引导合理的土地流转费,保障农户的权益。另一方面,要保障流入方的权益,双方有一个明确的生产经营预期,有利于土地流转健康发展。

  韩长赋还表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式不仅仅只有“土地流转”,“还有一种很普遍的方式,而且我认为这是很有前景的方式,就是土地托管,有的是半托,某一个生产环节托给你管了,有的是全托,就是全年帮你种植,到年底算账就可以了。”

  随着土地流转加快,面对农业特别是从事种养业新型主体“融资难”的问题,韩长赋表示,“建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贷款的担保体系,这个方面农业和财政部每年安排200多亿,今年是第三年,可以安排到600多亿资金,建立一个担保基金,为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经营提供担保。”

  他透露,农业部门正在建立一个规模经营新主体的直报系统,有利于尽快其得到生产经营的融资支持。

  化污染为资源

  “农业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韩长赋谈及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情况时指出,中国养殖规模是巨大的,肉类产品是世界第一,8000多万吨肉类产品,一年生猪的饲养量大数接近12亿头,禽类一年中出栏130多亿只。每年产生的畜禽粪污,包括屠宰场清理粪污产生的污水30亿吨。此外,还有秸秆8亿多吨,大量的农膜(塑料薄膜)没有回收,“这些东西处理不好,是污染、是烦恼,当然处理好了也是资源。”

  2015年,农业部制定出台了《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

  “经过努力,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2016年,已经在全国实现了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这也是第一次,以后还要降。化肥使用量接近零增长,因为化肥一直是增加的,有些省化肥使用量已经实现了零增长。粪污的处理和利用率也从2012年的50%达到了去年的60%。”韩长赋表示。

  韩长赋介绍,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把农业资源过高的利用强度降下来,把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同时,韩长赋表示,目前渔业的主要问题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生态问题,以及由此连带的产品质量问题,既要保老百姓“吃鱼”又要保环境。要完善休渔禁渔制度,推进渔民转产转业。“从今年开始,将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行全面禁捕,然后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进行全面禁捕;在通江湖泊和其他重要水域实行限额捕捞制度。”

  未批准转基因粮食种植

  2016年8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强调,“加强作物抗虫、抗病、抗旱、抗寒基因技术研究,加大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发力度,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

  针对当前农业部门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张桃林首先肯定了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是可控的。他表示,“全球转基因的种植面积约300亿亩,种植的国家有28个,另外还有37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使用转基因产品,没有发现一例被证实的安全性问题。”

  2016年以来,官方通报了新疆福海、陕西靖边、甘肃民乐等多地发现转基因玉米制种田。张桃林表示,“从目前查处的非法种植的转基因作物看,它们都是已经获得国外安全证书和我们国家进口安全证书的,并在国外广泛种植,这也表明它们是安全的。”但是,按照农业部门的评估规则和程序,这些转基因作物并没有被批准种植,仍然是违规的。

  张桃林介绍,农业部门会按照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的路线图来推进转基因发展。“当然口粮我们是慎之又慎,目前为止还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种植。”

责任编辑:汪苏 | 版面编辑:张柘
两会一线
2017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