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孙洁委员:尽快建立社会保险精算报告制度

2017年03月04日 08:02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目前社保基金收支状况地区差异比较突出,政协委员孙洁指出,应尽快建立社会保险精算报告制度,“在披露信息的同时,通过调整机制、缴费率和发放率,或增加财政补贴,实现动态调整”

  【财新网】(记者 王明婷 实习记者 戚展宁)“如果精算制度建立起来,尤其是养老金的精算报告,对下一步全国统筹养老保险来说,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前,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教授孙洁告诉财新记者,她将在今年的会议上提交题为《尽快建立社会保险精算报告制度》的提案。

  提案建议,尽快启动社会保险精算报告制度的建设,从养老金精算报告编制开始,逐步编制医疗保险及其他社会保险的精算报告。养老保险基金精算报告需经各级统筹地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审议通过,并逐步向社会公开。

  社保精算将社会保险与精算相结合,是运用人口学、数学、投资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知识原理对各种社会保险计划的风险状况、损失规律、成本及债务水平、长短期财务状况和偿付能力等进行分析,以保证整个社会保险制度能够稳定、正常运行的数量分析方法。

  社保需要精算。孙洁告诉财新记者,社会保险实际上体现了大数法则,也是通过集中缴费,集中建立基金,对面临生老病死等特定风险的人的风险进行分散和化解,“在这个过程中社保是需要精算的。”

  社保基金统筹需要精算平衡

  在调研过程中,孙洁发现,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状况的地区差异比较突出,相当一部分省区市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征缴收入不能满足支出需要;且部分地区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压力较大,甚至已经出现收不抵支现象。

  以养老金为例。在养老金风险不断加大的当下,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的正式出台更为迫切。目前中国实行的仍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但有专家曾指出,实际上完整意义上统收统支的省份还很少,大部分执行仍停留在市级。养老金体制低层次、碎片化的统筹模式相对固化,使得提高养老金统筹的过程步履维艰。

  孙洁也指出,目前在各个统筹地区,养老保险的运行质量参差不齐,“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养老的负担也轻重不一,所以在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上,有一部分地区出现了收不抵支,基金穿底的问题。”

  所以,孙洁提出,希望通过社会保险精算报告制度,在披露信息的同时,通过调整机制、缴费率和发放率,或增加财政补贴,“实现动态调整,这也是建立社会保险精算报告的作用。”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筹资机制。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保中心精算处也正在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方案进行论证,并认为这对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的落地具有实践意义。

  “目前制度建立起来了,但细节需要强化”,孙洁建议,尽快编制养老金的精算报告,从各个地市级的统筹地区编制,自下而上,汇总到全国,编制全国的养老金精算报告。她指出,“三年可以更新,五年可以修订,但是这个制度要尽快搭建。”

  中国的社保精算制度尚滞后

  提案指出,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险管理中所有的政策参数,包括缴费年限、缴费率、领取养老金年龄、预期寿命和余命、替代率水平等均无精算平衡的支撑,各地政策实施时存在着缴费基数不实和碎片化现象。

  此外,孙洁指出,社保精算机构的设置、社保精算人员的编制也极度滞后,虽然目前在人社部门存在一些社保精算,但仍局限在人社系统内部。“由于社会保险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涉及到医疗参保、疾病谱的变化、工伤事故的发生、生育等等”,孙洁认为,各部门间很多数据较为分散,靠人社部的数据不一定是全面和完整的。

  在2月20日召开的建立可持续社保基金管理体制研讨会上,人社部社会保险管理中心精算处处长耿淑艳介绍,目前已累计了全国近600个精算人员,其中包括一只30人的骨干团队。

  但孙洁告诉财新记者,这一精算人才的数量还远远不够。她指出,目前的机构和人员设置也严重滞后,各地社保部门或者没有精算人员、或者没有精算处室。虽然抽调了各统筹地区的精算人员组成养老金精算团队,但人社部下属的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制单位,下面的精算处“也只有一个处长,四个科员,力量相对比较薄弱。”

  孙洁建议,精算制度建立起来以后,未来养老保险基金精算报告经各级统筹地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以逐步向社会公开,在互联网能随时下载和查阅,“这样对于老百姓来讲,对养老金的运行制度会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和理解,也可以增强他们对制度的信心。”

责任编辑:任波 | 版面编辑:王永
两会一线
2017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