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阎庆民:财政和货币政策需要监管政策来补足

2016年12月03日 19:37 来源于 财新网
应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政策,把握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的关系
资料图:阎庆民

  【财新网】(记者 韩祎)“原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不够了,我们要用监管政策的工具来补足。”

  12月3日,天津市副市长阎庆民在第七届财新峰会“改革执行力”上作出以上表述。他指出,面对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应该关注三个问题,解决三个关系,实现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平衡。

  阎庆民认为,创新是高于一般道理的大道理,需要把握三个问题和三个关系。

  第一个问题就是实体经济。回顾改革开放,大家回忆是金融改革走快了,还是实体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改革是慢的。“反正一个道理,就是金融改革当中要适应实体经济的改革,所以中央也推出了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

  第二,把握企业家的问题。阎庆民表示,创新来自企业家本身,企业家是创新的灵魂。第三,关注金融的基础设施。所谓金融的基础设施,就是通讯、支付、评级、会计、审计,市场平台。

  谈到三个方面的关系,阎庆民表示,首先要关注金融和科技的关心。要好好地将金融和科技结合起来,否则这种创新是一种破坏性的创新。

  其次是传统金融与新金融的关系。阎庆民表示,近几年金融机构在资产负债表的表外快速扩张,给监管带来了考验。他认为,无论是保险、证券还是银行,都需要全流程的监管,无论表内表外、境内境外,都要进行风险的平衡。

  “新金融的风险确实超过了监管的覆盖,这也为我们提出思考,做得不好金融行业会受到风险的冲击。”

  最后,应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政策,把握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的关系。传统的古典经济学中,经济通常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调整,但是面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脱节的情况下,以及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大家更应该关注监管政策的工具。

  “原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不够了,我们要用监管政策的工具来补足。”阎庆民表示,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也大量使用监管工具,包括一系列强制性的外部监管的加强、处罚等等。当今中国的宏观政策目标关注增长和通货膨胀,强调维持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而美国非常关注通货膨胀和充分就业,东西方的监管思路在慢慢融合。

责任编辑:李箐 | 版面编辑:刘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