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合作赞助商

【两会声音】“讨伐”学区房

2016年03月11日 11:25 来源于 财新网
几乎所有代表委员异口同声,天价学区房不是个好东西,但它依然那么任性得火热。俞敏洪说,“就看政府有没有决心,把相对具有特权色彩的这些东西消弭掉。”

  【财新网】(记者 周东旭)每位家长心里都装着一个学区梦,只是有的人没钱,有的人没资格,既有钱,又有资格的,还很可能没这个“命”。很多家长担心随时可能调整的政策会带来一些变化。这个时代,多少还要靠点运气。

  北京出了天价学区房,在西城区,11.4平米,530万,每平方米46万。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据说学区概念还在升温,甚至比一年前的股市来得还猛烈。买还是不买,成了摆在不少人面前的难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回答得干脆利索,“不买”。不知他的看法能引起多少家长的共鸣,“家长与其花‘天价’购买学区房,不如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在如何改进家庭教育的质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性格和意志等方面,帮助孩子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据说,兜里没钱的很容易对这一观点感同身受,不知真假。

  没有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输在起跑线,好学校与一般学校的差别到底有多大?前段时间,网络上流传一份北京高校的高考成绩,若说天壤之别,有点夸张,但若说某校一个班的高分人数,可能比某校全体高分数量还多,或许也是有可能的。

  两会期间,几乎所有代表和委员都指出了这点,教育不均衡,且是极其不均衡。但谈起怎么解决,往往又是“捉襟见肘”。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供需总量与供需分布存在问题,导致天价学区房的出现。”这位全国人大代表是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海淀分公司副经理朱良玉。

  俞敏洪形容学区房是“失去理性的涨价”,所以要让教育均衡,因为优质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从教学质量到师资力量,都不只是一倍的差距。

  当有人把问题抛给教育部长袁贵仁的时候,“45万1平方米的学区房值得买吗?”袁贵仁笑了,没有正面作答。袁部长说在努力解决教育不均衡,比如前段时间让不少家长恐慌的“多校划片”。

  “多校划片”的制度设计初衷之一,就是给不断高企的学区房价降降温。“多校划片”改变的是过去的“单校划片”,把入读小学初中由“一对一”变成“一对多”,最终能进哪所学校,不再是唯一选择,而是具有多种可能,借助“电脑派位”等分配学校,所以,最终能读哪所学校,是未知的。

  全国人大代表贺优琳说,“多校划片”相当于是给学区房热打一剂退烧针,只不过,“如今退烧针效果并不好,是因为没有指向矛盾最突出的区域和学校。”

  几乎所有代表委员异口同声,天价学区房不是个好东西,但它依然那么任性得火热。全国人大代表潘成英说,“天价学区房”的存在不符合教育公平。俞敏洪更直接,称学区房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是一个特权概念,“会让很多人感觉社会不公平,从而心生怨气。就看政府有没有决心,把相对具有特权色彩的这些东西消弭掉。”

  国外什么情况呢?“发达国家天价学区房很少见,可以说是一个中国特色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贾康说,“家长的目的是要解决孩子入学的问题,抢到手里之后,也不用担心它贬值。他用完之后一转手实际成为一个投资品,能取得回报。当然受到追捧了。”

  同样是刘长铭委员,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达过类似哀怨:学区房热也来自于一些商业机构、学校的炒作,这种炒作破坏了教育的生态,老师、校长也是受害者,一天到晚追逐这些,教育者的生活、职业性都会受影响。

  他还说,“学校之间确实有差异,但我觉得北京教育资源均衡整体上不错。家长追逐学区房完全没有必要,过于盲目。”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市长王安顺也“辟谣”天价学区房,“据了解其实这并不符合事实,而是有个别中介想炒作房价,将房子挂出天价广告售卖,但这并不是普遍情况。”

  在学区房面前,有些人只能等,有些人却已在抢,某些人,却已经可以放声笑。还有一些人,恐怕连想都未曾想过。

  以上代表委员发言转引自公开报道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张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