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合作赞助商

农业部长:中国粮食并非真过剩 多了一点是好事

2016年03月07日 13:34 来源于 财新网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的粮食从中长期来看“并不是真正过剩”,并认为要“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粮食生产问题“始终不能放松”

  【财新网】(实习记者 罗瑞垚 记者 汪苏)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3月7日举行的两会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的粮食“从中长期看并不是真正过剩了”,多一点、少一点的“技术性问题”,还是要服从于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性问题”。

  当前,粮食问题错综复杂,矛盾重重。从表象上看,粮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问题最为突出。这意味着,中国的粮食生产有相当部分是无效供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耗费了巨量财政补贴。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曾表示,中国粮食产量的现有供给中,约有1000亿斤的粮食是“无效供给”。

  但韩长赋在3月7日举行的两会记者会上说,粮食多了一点,“是好事”。他用三句话总结了粮食的库存问题:首先是“粮食多了问题少,粮食少了问题多”。“粮食多了,可能一个直接的问题会增加财政负担,但是如果粮食少了,发生供给问题,那就有可能成为社会问题”,他说。

  其次,是“粮食多了渠道少,粮食少了渠道多”。韩长赋认为,粮食充裕,进入市场收购的企业就少,老百姓的存粮也少,主要是国家粮库库存多,具体而言,主要是玉米库存偏多。

  国务院参事、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杜鹰曾说,他在东北调研时发现:到2015年11月底,东北四省的玉米库存达到历史最高点,“够全国一年的玉米消费量。”而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粮食库存消费比安全线是17%-18%。

  最后,韩长赋说,从历史上看,中国“粮食多的时候少,粮食少的时候多”。所以,“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粮食生产问题“始终不能放松”。

  韩长赋还认为,从中长期看,中国的人口总量、城市人口比重将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将升级。在开放全面二孩后,人口峰值到来之前,中国的粮食需求还将呈刚性增长的态势,因此,更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保持粮食稳定生产。

  但是,“保持稳定生产”,意味着要继续追求粮食增长吗?对此,韩长赋回应道, “十三五”期间,中国不追求粮食连续增产。他说,“十三五”中央的方针非常明确,就是“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具体而言,就是要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广高新技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同时,还要抓好主产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效率。

  农业供给侧改革 主抓减玉米、增大豆、提牛奶

  “现在农业连年丰收,库存充裕,目前来讲,我们供给的能力和总量,不会发生太大的问题,当然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韩长赋指出,农业当前的突出问题也是在结构方面,供给侧也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革。

  他举例说,结构性调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农产品过剩,比如玉米,“年度性、阶段性供大于求”;有的农产品不足,比如大豆;还有农产品的质量有待提升,“大路货还是多,优质的、品牌的还不多”,不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比如牛奶。

  韩长赋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主抓三件事:调减玉米、增加大豆、提升牛奶。“现在粮食库存多,主要是玉米多。”他说,农业部要推进粮改饲、粮豆轮作,甚至在有些地方推广轮作休耕试点,把非优势产区的玉米面积适当调减下来。

  至于大豆,韩长赋表示,作为大豆原产地,中国的高蛋白大豆还是有优势的,但现在大豆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要依赖进口。为了发挥国产大豆的优势,就要搞好目标价格试点,开展大豆品种攻关,提高其生产效益,包括产业链建设。

  而牛奶的问题则在于要提升品质。韩长赋说,因为中国的奶业“曾经出现过问题”,虽然现在质量改善、标准提升,已和世界接轨,但消费者依然缺乏信心,有大批消费者到国外抢购奶粉。

  “你买人家东西,给人家送钱,人家还限购,这是中国奶业人的耻辱。”韩长赋说,“所以我们一定要振奋,要奋起直追,要提升我们奶业的品质,要唱响我们的品牌,要提高我们的质量,要恢复国人对民族乳业的信心。”

      附:农业部长韩长赋等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实录)

责任编辑:徐和谦 | 版面编辑:刘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