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王长江委员:反腐不治本,公众期待就会落空

2015年03月11日 15:06 来源于 财新网
认为目前反腐由治标向治本过渡,主要靠从上往下的监督和约束;反腐不治本,公众期待将落空。建议构建多元监督体系,实现制度化反腐

  【财新网】(记者 杜珂 实习记者 钟馨)“你打出一堆苍蝇,他会嫌你没打老虎;你打老虎,嫌没打大老虎;你打大老虎,嫌没打老老虎。为什么始终老百姓不满,实际上还有更高的期待。如果仅仅是停留在治标层面上,老百姓始终不满足。”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说。

  王长江对财新记者表示,目前的反腐败工作仍在初级阶段,以反腐败治标为主,处在由治标向治本过渡阶段。“反腐败要有一个治标的过程,但终归要走向治本。如果不治本,公众的期待就会落空,就会失望。就目前来说,治本是后一个阶段的问题。”

  “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权不可任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述,今年全国两会再起反腐热议。

  “现在中央已经表态了,要继续打下去,保持高压态势,这也是积极的信号。”王长江表示,目前大家对反腐败的问题的确比较关注,这次全国政协会议上也有对反腐败的形式、将来的走向、公众期望的一些讨论。

  “反腐败是大家都喜欢的事情,尽管大家对现阶段反腐败的成果是满意的;同时也是有期待的,这种期待不等于党和政府公信力的恢复。”王长江说。

  针对目前反腐败“政治性反腐”、“选择性反腐”、“运动式反腐”的种种质疑,王长江表示,这就是“治标不治本”的结果。“仅仅治标的话,人们必然会说,反腐败到底有没有一个标准,有没有法治,会提出各种各样问题。”

  反腐如何治本?

  反腐如何治本?王长江对财新记者表示,必须从“把权力关到制度的笼子里”的制度建设层面思考,中国反腐败的制度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制度建设不是简单地把前面的做法变成条文、文件,制度建设的要求很高,一个要建立一套系统,就像一张网一样,互相连接,碰到其中一点,整个网都来起作用。这才形成制度。”

  他认为,目前的反腐尽管力度大、成果显著,但仍主要靠从上往下的监督和约束,是一种单元而非多元化的反腐。“目前几乎所有的方式都是上对下的监督,收回权力,巡视组巡视,纪委强化垂直领导。”

  “从下往上的监督有没有,权力的横向约束有没有,非权力对权力的约束有没有?”王长江说,反腐的制度化,意味着多元化,制度是多重因素共同组成的,单一元素构不成制度。

  他说,目前反腐其他元素的力量并非完全没有,但是与从上往下的约束相比,就是一种“跛脚”状态,还差得太远。“如果不在这些方面完善制度,那未来反腐败的效果不但会效益递减,而且可能走上断层,也会产生监督权力的权力谁来监督的问题。”

  王长江表示,必须填充权力自下而上的监督、权力的横向约束以及非权力对权力的监督。“未来的发展方向也非常明确,就是要增强制度性,把对权力的约束变成笼子。”

  以权力横向约束为例。“十八大也提的很明确,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那到底怎么‘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具体怎么做,要落到实处。”他告诉财新记者,很多官员的理念还存在误区,认为中国既然实行巴黎公社的议行合一,就不敢谈分权。这种理念非常落后。

  社会反腐靠公开

  “社会监督的一个前提是政府必须透明公开运行,社会监督尚有较大空间,这就要求政府晒出权力清单。”王长江认为,现阶段的政府公开做的远远不够。“现在晒的清单,连官员个人财产公开都没做到,其他方面更不要提。很显然,和从上往下的监督不是一个档次和等级的。”

  社会监督要尊重社会的运行规律。他提出,就这一点上,目前的实践亦有问题。社会组织的审批制就是典型。“目前广东刚刚在对社会组织试行备案制,其他地方还是审批制。搞审批制,社会组织就要挂靠单位、满足许多调节,不审批就是非法的,而备案制不同,只要进行登记就可以了。”

  王长江说,最容易侵害公民权益的就是公权力,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必然。市场经济社会人们要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必然要组织起来,防止权力侵害。社会组织的成立必然会对公权力形成一种约束,这也是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一个积极意义。

  他谈到,目前在如何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问题上,仍存在理念误区,有官员认为,成立社会组织就是要与党和政府作对。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即便有这种可能,不能就此不发展,反而更要积极引导。

   网络反腐靠冲力

  王长江提出,尽管目前网络反腐有一定成效,但与西方的舆论监督有性质差异,二者相差甚远。“目前中国新兴媒体一出来,尽管有监督的作用,但其依靠的是新兴媒体的冲力,新兴媒体暂时脱控,才有这种监督效果。严格说来,它是在现有制度之外的力量。而西方的舆论监督,是在最初制度设计中就有的。”

  他认为,孕育在制度之外的力量会给现有体制造成冲击。“制度之内的力量,保护自己的努力,客观上是对制度的支持,而制度之外的力量,主观上要保护自己的渠道不受侵害,就会对制度造成冲击。”

  怎样化解这种局面?王长江指出,要想办法把舆论监督变纳入制度之中才行,这就需要更有包容性的制度。

责任编辑:陈宝成 | 版面编辑:郭艳涛
更多报道详见【专题】2015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