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林韵诗)“四个全面”这一由习近平最新提出的战略布局,正成为2015年全国“两会”的热词。
所谓“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之间关系如何?有何提出背景?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施芝鸿是上世纪90年代初因鼓吹改革而名震一时的时政评论“皇甫平”三人组之一,时任上海市委政研室处长。后奉调入中共中央办公厅,2007年1月升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曾先后参与了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文件起草,还参与了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的起草。
按照施芝鸿的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因此,“四个全面”是一个战略目标和三大战略举措的关系。
施芝鸿称,有海外媒体把“四个全面”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相比照、相联系,认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也有海外网络评论家认为“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时代的基本路线。“这样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这是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所以大体上相当于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一个中心”;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战略举措,大体上相当于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
对于“四个全面”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施芝鸿理解,包含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2年前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小康社会有“六个更加”的初步提法,即“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十多年后,习近平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首次讲话中便提出“十个更”,即“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使“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习近平还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施芝鸿理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规律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都纳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四个全面”是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提出的。后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中央政治局会议和集体学习、春节团拜会等场合,习近平均不断强调。春节过后,《人民日报》便推出“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系列评论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