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过往报道评论
导读:仅仅在两三年间,银行同业业务急速膨胀。到2013年一季度末,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规模11.6万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近13%,为2006年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规模1.6万亿元的近10倍。按13%的比例估算,中国银行业整体的同业资产规模,接近20万亿元。银行资产出表,吸纳的资金何来?还是银行自己。

封面报道

【封面报道】同业解连环
财新记者 张宇哲 凌华薇 李小晓 2013年07月29日
同业解连环

  银行同业业务最初限于商业银行之间的拆借,以解决短期流动性,这是“同业”概念的溯源。从2010年以来,同业业务逐渐发生了质的变化,发展成商业银行利用同业拆入资金或吸收理财资金,扩大各种表外资产,幻化出各种各样的同业业务,科目不断变化,除了传统的同业存放、同业拆借、同业票据转贴现,又衍生出同业代付、同业偿付、买入返售等各种“创新”。
  资产在银行体系表内表外腾挪,风险没有离开须臾。从这个意义上说,监管失效、风险没有分散、甚至那些对于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的限制型的信贷政策,也是失效的。是否构成系统性风险?观察者自有答案。 <查看全文>

与监管赛跑
几乎每出台一个监管政策,都使得银行同业资产规模增速受到一定影响,但几个月后,又会再度扩张 <查看全文>
买入返售机器
买入返售的金融资产,可以是债券、票据、信贷资产、应收租赁款和信托受益权等,什么都可以<查看全文>
票据为王
大行和中小银行之间的合作方式主要是“大行签票-中小银行贴现-转贴现给大行”,票据买入返售,实质上是变相将信贷资产转化为同业资产 <查看全文>
资金提供者
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的表现十分激进,成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购入同业返售资产的重要金主 <查看全文>
城商行魔术
通过票据买入返售做大资产规模,是一些城商行做大资产规模的“会计魔术” <查看全文>
抽屉协议
“不出事的话,谁也不会拿出来。”这样的隐性担保有多大规模,恰是业内最关心的要害 <查看全文>
监管风向
“今年试行的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已经提高了同业资产的风险拨备,再提高不太可能” <查看全文>

对话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

“同业之王”应变
财新记者 凌华薇 李小晓 见习记者 吴红毓然 2013年07月29日
“同业之王”应变

  “兴业银行已经准备好了,面对市场和政策可能出现的变化,我们充满自信。”对于当下对同业业务的监管限制,利率市场化进程提速可能带来包括同业业务利差趋于逼仄的威胁,李仁杰如此作答。
  数据显示,2012年,兴业银行同业业务增速不到50%,而招行、建行、宁波银行增速都在60%以上,民生银行增速达150%以上,平安银行更超过300%,它们显得更为激进。
  对于近期不少银行模仿兴业银行“银银平台”盈利模式的竞争局面,李仁杰表示,“银银平台还并没有做到极致”“兴业最不怕的就是竞争”。 <查看全文>

过往报道

寻找“利率锚” 不会是SHIBOR
评论(0) 记者 李小晓 霍侃 2013年07月14日 14:03

“无论是SHIBOR,CD,还是国债……最重要构建一个利率传导的机制。”

【封面报道】解放利率
评论(0) 记者 李小晓 霍侃 张宇哲 2013年07月12日 13:38

人民币利率的完全市场化目标在望,速度超过市场预期

央行维稳 银行间短端利率应声回落
评论(0) 记者 杨娜 2013年06月26日 14:28

货币市场利率如央行所言,“已较近期高位显著回落”,但长期限利率仍显走高趋势,显示机构对未来资金面预期存在不确定性

本期封面

本期观点

由于市场化融资额度受限,资产证券化受到歧视,利率市场化进程转而推动了同业业务大发展

金融同业业务有哪些?

评论

利率市场化不降息不行
评论(0) 专栏作家 田利辉 2013年07月26日 08:20

放开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浮的权限并无过大实际意义,关键还是要调整基准利率,让银行服务于制造业

中国是否会重复日本病
评论(0) 财新专栏作家 朱海斌 2013年07月24日 10:31

从金融失衡和实体经济面临的挑战来看,中国与1980年代的日本相似,但是,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却有所不同。经济转型的延迟将可能导致中国重蹈日本的覆辙

利率动荡的启示
评论(0) □ 陈昌华 | 文 2013年07月12日 11:38

在中国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前夕,出现一场银行间利率的“小风波”对整体金融市场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坏事

专题责任编辑:曹文姣

同业业务占比最高的银行一览

同业存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