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圆桌会由财新传媒与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合作举办,邀请中美高层官员、学者及企业家出席,重点就国际监管新合作、中国未来改革与全球经济体系走向、作为全球投资者的中国等话题进行交流与讨论。
在中美贸易关系胶着之际,本次圆桌讨论新的解决方案,同时引导国际政经界加深理解中国经济模式,推动国际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中国市场,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实现有包容性的经济增长。
财新网全程报道本次圆桌,财新“数据通”和财新英文订户专享会议的中英双语文字与音频实况。点这里看英文版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北京市副市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
美联储原副主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世界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教授,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原主席
原美国贸易代表
华盛顿学院院长,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前主席
财新传媒创办人、社长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
圆桌活动结束后,财新网还将带来活动内容的梳理与综述,敬请期待。
【注意】本会议实况中音频较多,建议您在WiFi环境中打开,如果音频加载较慢或不显示,请您刷新页面或退出重新打开,谢谢!
易 纲,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殷 勇,北京市副市长,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
John Brian TAYLOR,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钮小鹏,史带战略控股集团总裁/CEO
Lael BRAINARD,美联储理事
Kevin WARSH,美联储前理事
Esther GEORGE,美联储堪萨斯主席
Stanley FISCHER,美联储前副主席
Joseph E. GAGNON,PIIE高级研究员,美联储货币政策前副主管
Maury OBSTFEL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
张 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
Olivier BLANCHAR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
Carla HILLS,美国住房和城镇发展前部长
Tom HOENIG,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副主席
Sheila BAIR,华盛顿学院院长,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前主席
Michael FROMAN,美国前贸易代表
Jason FURMAN,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
Jon PRUZAN,摩根士丹利首席财务官
Chris PADILLA,IBM政府和监管事务副总裁,美国商务部前副部长
Michael KLEIN,花旗银行原副董事长
蔡金勇,国际金融公司原CEO
周 元,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前首席策略官
胡舒立,财新传媒创办人、社长
高占军,中信证券原董事总经理,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Adam POSEN,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
Nicholas LARDY,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经济学家
Chad BOWN,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经济学家,世行前资深经济学家
Jason CUMMINS,Brevan Howard公司首席美国经济学家、研究主管,美联储原高级经济学家
Martin CHORZEMPA,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张立晖,财新传媒执行副总裁
李 昕,财新国际董事总经理
滕 伟,平安证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主席
12:00起 举行“中美经济对话”闭门午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担任主讲嘉宾
13:45起 举行公开论坛的三场圆桌讨论:
(1)国际监管新合作(讨论嘉宾:Stanley Fischer、Jon Pruzan、屠光绍、Sheila Bair / 主持人:Adam Posen)
(2)中国未来改革与全球经济体系走向(讨论嘉宾:殷勇、蔡金勇、Jason Furman、Nicholas Lardy / 主持人:李昕)
(3)中国:全球投资者(主题发言:张涛 / 讨论嘉宾:周元、Jason Cummins、滕伟、高占军 / 主持人:Carla HILLS)
Posen提议,在贸易战的喧嚣中,需辨识中美经贸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遵守全球贸易规则的解决办法。英文原声:
胡舒立认为,应从中美贸易争端为线索,深入剖析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和思路。下面是英文原声:
Bair比较了中美金融监管的不同之处。她表示,中国去杠杆、合并原保监会和银监会等措施彰显了政府加强金融监管的决心。相比之下美国试图放松银行监管,Bair认为在经济向好的情况下,“金融管控应从长期考虑而非只顾刺激短期增长”。英文原声:
Pruzan肯定了中国金融科技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如阿里巴巴的移动支付技术。他同时指出,若想加大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中国需继续改善其市场规则,对外国公司与本土企业一视同仁。请听原话:
【详细报道】大摩CFO:期待中国提高券商合资的法律确定性Fischer赞成从长期角度规划金融体制,“需要让决策机构考虑到80年后所处的局面。”他指出,经济学家需要仔细考量,理想的金融体制究竟应有多大的危机承受力。Fischer还赞扬了中国在本次贸易纠纷中表现十分成熟。请听其英文原话:
【详细报道】前美联储副主席:国际金融监管协调至关重要蔡金勇表示,当下TPP试图孤立中国、美国对中国国有企业的存在成见,国际社会应消除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误解。比如,很多国企成立之初,都是由管理某个特定产业的国家机构转变而来的。“中国能够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是因为政府选择了一条实际可行的、由市场驱动的发展道路。”在过去经济成就的基础上,中国未来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如何在提高收入水平、劳动力成本攀高的情况下,保持高生产力和竞争力水平。
他还表示,当下持续发酵的中美贸易争端或许不是针对中国相关贸易规则,而是美国对《中国制造2025》感到焦虑,美方担忧其全球经济领导地位终将被取代。请听其英文原话:
【详细报道】蔡金勇:中国产业升级符合亚洲利益曾任美国奥巴马政府首席经济顾问的Furman表示,特朗普政府希望达到中美贸易平衡,但经济学的入门人都了解,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并不能解决一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另外,中国贸易顺差最大、美国贸易逆差最大之时是10多年前的事,自那以后,全球贸易不平衡的状态已有明显改善。除了外部不平衡,中美还需解决内部收支平衡的问题,而两国在这方面的表现也有进步。
Furman还表示,在中美未来的较量中,美国比中国更占优势的一点是,美国25到34岁的人口虽然增速放缓,总体上仍在增加,但中国这一年龄段的绝对人口数量正在缩减。听英文原话:
Lardy表示,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在过去5年中转变了对中国的看法,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改革的前35年,其发展步速按部就班、私企的重要性逐渐提升。5年前,私营企业对中国GDP的贡献达到了三分之二。但过去5年中,外部观察者认为中国私营部门中,市场的作用开始弱化,国家对资源分配的权力相对有所提升,国企贷款增加而私人投资下滑。
Lardy认为,中国未来需加强对国企预算的管控、允许更多市场主导的企业进行并购活动、对外国银行和证券公司等开放中国金融市场。请听英文原声:
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殷勇表示,虽然美中贸易逆差是美国贸易总逆差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应忘记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其他成员。中美两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分别利用了它们的竞争优势。如果美国希望硬性改变这个由市场决定的供应链,美国则需要付出更多成本。另外,美国可以通过出口更多服务来平衡美中商品贸易的逆差。请听殷勇发言原声:
【详细报道】北京副市长殷勇:减少中美贸易摩擦有多种途径张涛表示,当下全球经济的表现已达2008年金融危机后最佳,但黄金时期并不会永远持续。发达经济体将在短期内加速增长,中长期上则将减速增长。就宏观政策来说,中美等全球重要经济体的财政刺激将逐步紧缩,随着各大央行深入其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全球金融环境将进一步收紧。下面是英文原话:
Cummins表示,基础设施投资的回报对公共和私人领域来说非常不同,因此应仔细研究不同投资者对基建投入的动机。总体上不论在美国还是中国,不应低估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请听其英文原话:
圆桌会的更多内容和图片仍会增补,想获取更多报道和财新会议内容,请您继续关注财新“数据通”服务和财新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