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两会日志】“止痛剂”还是“长效药”

文 | 财新 张兰太
2017年03月13日 09:38
要使减税降费形成长效,必要的措施是尽快落实税收法定,并且通过立法将政府的其他收入方式也关进法律的笼子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6年增加的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 视觉中国

  【财新网】(记者 张兰太)减税降费”仍是今年“两会”热词。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6年增加的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全年降低企业税负5700多亿元,所有行业实现税负只减不增”,“着眼促进企业降成本,出台减税降费、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下调用电价格等举措”。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为了进一步减税降费,2017全年将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一定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张柘

视听推荐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