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高校抢人各亮绝招 委员建议薪酬封顶

2017年03月06日 18:30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高校抢夺人才成为两会教育界的热议焦点。一份提案建议,教育部应制定硬性规定,设置合理的工资“天花板”,并精简名目众多的人才引进计划。各地政府输出重金支持高校抢人,大战能休否
中国高校间愈演愈烈的抢人大战近日已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担忧。 视觉中国

  【财新网】(实习记者 吴迪 记者 萧辉 陈少远)“教育部不能‘光求不做’,需要制定硬性规定进行治理!”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对中国各大学间抢挖人才的现象作出评价。

  马敏将在今年两会提交一项名为“关于在‘双一流’建设中规范高校人才队伍流动”的提案。他建议,精简名目众多的人才引进计划,并设置合理的工资“天花板”,以避免各高校间对人才盲目攀比和竞相叫价。

  中国高校间愈演愈烈的抢人大战近日已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担忧。

  “东部各高校对中西部高校的人才要‘手下留情’。”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月24日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工作推进会上发出呼吁,称抢挖人才就是在掘中西部高校的“命根”。

  马敏在实际调研中发现,为了抢夺海外留学人才,各地高校和政府竞相出台名目众多的人才工程和“重磅政策”。不仅“互挖墙角”导致内耗严重,“招来女婿气走儿”的现象也引发本土培养的高校人才不满。

  “不管什么条件,先挖来再说。”马敏向财新记者透露,很多院校为了冲“一流”,通过抢人才的速成方式凭空“凑”出一个学科。其中“千人计划”等戴“帽子”学者颇为抢手。高校抢人大战愈演愈烈。

  为何建议“硬治理”

  “出高价挖(人才),就应通报。”马敏认为,教育部可以通过出台行政命令等相关硬性规定明确禁止无理由的人才抢夺,“比如东部挖西部的要申报”,教育部未经允许就不得擅自实行。

  此前,教育部在2017年1月就印发了《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

  “要来点硬的。”马敏建议可设立教育部高校高层次人才统筹小组,通过统筹协调各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使其逐渐规范化和制度化。

  此外,该提案还建议,严格规范人事工作制度,禁止高校采取“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户口、不要流动手续”“另建人事档案”等违规做法招揽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人才的自由流动可以人为限制吗? “(如果限制)不符合市场化配置资源。”一位身为西部某省份教育主管官员的政协委员告诉财新记者,在其所辖区域内高校人才流动已是常态,“都往北京上海跑”。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马亮指出,人才流动不完全是高校主动作为,“人才本身有流动需要,高校本身也是人才竞技的擂台”。

  “教育部总不能专门设置一个机构,去审查所有人才流动动议。”马亮指出,“这等于开倒车”。

  设置最高薪酬限额?

  马敏在提案中指出:“少数海外或名校毕业的高层次人才利用不同地区和高校的人才政策钻空子,不断跳槽,重复享受不同地区和高校的人才优惠政策。”

  “一定要设置顶薪”“不能随便要”。马敏表示,他常见到高层级人才间攀比和竞价的情况。

  “提倡高校间约定同一地区人才薪酬最高限额”“探索人才流动中对前期培养投入的补偿机制”,教育部在上述《通知》作出建议。

  “一个地区就只能这么一个价格”,马敏表示,对于“院士”“长江学者”等“帽子”学者,必须进行“顶薪”设置。

  他建议,推广同一地区同一类型人才薪酬最高限制额度,并且建立年薪制与绩效工资相结合的“绩效年薪制”,建立引进人才与校内人才相对均衡的工资待遇,实现“同岗同酬”。

  财新记者梳理发现,东部地区政府竞相出台的重金政策也是中西部地区高校人才“东南飞”的推力。

  例如深圳的“孔雀计划”目前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奖励补贴为300万,并规定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

  北京于2009年开始实施“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入选者由北京市奖励100万元人民币,并可“优先办理落户手续”。

  沈阳实行的“盛京人才”战略规定,1名顶尖人才可获该市市委、市政府的1000万元资金资助。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顶尖人才和团队最高可获1亿元项目资助。

  马亮告诉财新记者,一些中西部大学虽然积极吸引人才,但仍然留不住,“往往培养好了就走了”“和人口流动结果一致”。

  “帽子”可戴也要能摘

  马敏在提案中还建议,“不再固化各种人才头衔和称号”。

  “厚此薄彼。”马敏还在提案中指出,由于高校过度依赖校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忽视高校潜力型本校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引发了本校人才的失衡不满。

  马亮也告诉财新记者,高校中大量普通高校教师并不流动,稀缺资源多被“帽子”学者占据,从而导致大量普通人才得不到应有关注,出现了许多所谓的“青椒”。

  马敏告诉记者,对于海外引进人才和本校人才,要“适当平衡”,如果差距过大,普通教师会产生“你工资高什么事都要你做”的不平心态,最终将致科研效率“不增反减”。

  他在提案中建议,要坚持“引育并举”,确保校内本校人才各项基本利益等充分享有。并可建立“人才特区支持制度”,重视培养已有的潜力型本校人才,破除论资排辈,实行流转退出。

  全国政协委员黄德宽也对财新记者表示,人才争夺战不可避免,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建更多高水平的研究平台,让本校人才有发展的可能和空间,并且“缩小教师之间待遇差异”。

  马敏还建议,不宜让长江学者的称号“一辈子”管用。“长江学者”等帽子在期满后应立即“摘掉”,“人才”任职和服务期满之后自动去除称号,“纳入学校的人才范围再进行竞争”,不再持续享有原有待遇。

  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建院士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人才的“好”与“不好”,不应以“长江学者”等指标予以衡量。

责任编辑:任波 | 版面编辑:陈华懿子
  • 此篇文章很值
  • 赞赏激励一下

首席赞赏官虚位以待

两会一线
2017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