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清”“亲”政商关系如何构建?委员专家呼吁厘清权责边界

2017年03月06日 17:30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全国政协委员彭静建议,明确权责界限,厘清政商关系边界;有专家还提出,应明确官商交往的规则和边界,让民营企业家有安全感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反腐风暴揪出大批官员,也拔出一波商人,权力、金钱主导的畸形政商关系显露无疑。如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考验反腐成效,影响市场营商环境法治化进程。 图自视觉中国

  【财新网】(记者 单玉晓)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反腐风暴揪出大批官员,也拔出一波商人,权力、金钱主导的畸形政商关系显露无疑。如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考验反腐成效,影响市场营商环境法治化进程。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要更好地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加快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财新记者注意到,这是李克强担任国务院总理以来,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政商关系问题。

  “新型政商关系”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2016年3月4日,习近平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提到,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习近平说,我们要求领导干部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要守住底线。这种交往应该是君子之交,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我看就是“亲”“清”两个字,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所谓“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

  一年来,社会各界对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颇为关注,也建言献策。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当天,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在财新网撰文称,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关系,政府工作报告将政商关系放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一节来谈,说明目前构建政商关系的重点还是民营企业。

  聂辉华认为,国有企业也存在政商关系问题,多起腐败案例表示,国有企业领导的腐败问题不容忽视。在聂辉华看来,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关键问题是:明确官商交往的规则和边界;不能无限制追究一些因历史原因和制度不完善导致的问题,要让民营企业家有安全感。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彭静同样关注这一问题。她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提案之一便是《建设法治化市场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建议》。据她观察,中国当前政商关系仍存“暧昧不清”、“权钱交易”、“权力寻租”、“过度干预”、“消极不为”等悬而未决的问题,应以权责界限厘清政商关系边界。

  彭静分析,政商之间的趋利性、政府和企业界限的不清晰、行政不作为问责机制不完善是制约中国政商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比如,“官商勾结”的涉案官员多掌握实权,且多集中于房地产、土地转让、工程设计、能源等利益集中的领域,无论是“政”还是“商”,一旦缺乏有效制约,都存在寻租的可能;当前法律对政商关系违法行为的纠错问责主要体现在“不清”方面,而忽视了对“不亲”行为的惩罚,致使一些政府管理者为满足自己的私利采取不作为方式消极应对,企业合法诉求难以满足。

  彭静认为,应以权责界限厘清政商关系边界。政商关系要做到“清”,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制度层面规范管理者的权力,明确商人的行为禁区,使各自在职责范围内行事。

  具体而言,健全政府“权力清单”与企业“负面清单”。政府“权力清单”要明确政府能做什么,如何实施及越权应承担的责任,企业“负面清单”要加强与行政法、刑法的衔接,明确企业人员因各种违法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避免乃至杜绝企业人员的侥幸心理。

  此外,彭静建议完善干部监督问责机制,根据政府部门不同职位的责任清单,建立责任认定和评估制度,把责任明确化,坚持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鼓励社会公众监督、举报政商关系“不亲”或“不清”的现象;建立起社会公众对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服务质量的评估制度,并且参考评估结果,对懒政、怠政、庸政的行为进行曝光和人员责任追究。

责任编辑:王逸吟 | 版面编辑:张柘
两会一线
2017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