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解读2017政府工作报告】高考恢复四十年 改革将向何处去

2017年03月05日 13:30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2017年,浙沪“新高考”将迎来首考。在恢复高考四十周年之际,如何“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学者各持意见
“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被写入2017政府工作报告。

  【财新网】(记者 陈少远 实习记者 张从志)“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被写入2017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对于中国的高考改革,将是关键的一年。

  自2014年启动高考改革试点的上海和浙江,将在2017年夏天迎来公众对第一次“新高考”的检阅。

  此外,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地也将在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自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牵涉民生甚广的教育公共政策已走过四十周年。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分析,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深化”或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指试点逐步全面推向全国。”陈志文介绍,按照原来的时间表,全国所有省份在2017年应该全部启动试点改革,也就是在2020年全面铺开,“但是由于高考改革的复杂性,现在已经延后了。”

  “二是需要不断完善试点方案,解决各地在试点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这是难点,也最为复杂。”陈志文透露,目前在浙江、上海等先行试点地,“3+3”(语数外3门统一测试,物理等科目选考3门)的考试方案中,已经实施的后一个“3”就遇到了一些具体而棘手的问题。

  “在方案设计之初没有预料到的,甚至和初衷相反。”陈志文告诉财新记者,例如多次考试取最好成绩的做法,在目前中国中学普遍“以考试为纲”的背景下,使“学校教学秩序就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

  “更复杂的是录取方案。”陈志文指出,新高考改革方案在录取上强调不唯分数,“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这种录取方式是美国高校录取的精髓,但实际是定量评价基础上加定性评价。”陈志文分析,对于定量,分数“还可以保证公平”,但定性评价部分,“实际上更多是主观评价,很难统一标准化并量化,会不会导致不公平”?

  “这是最敏感,最困难的事情,也是此次改革的焦点,还没有真正开始,因此说需要深化。”陈志文分析。

  “总理说深化高考改革,是时候回归到2010年制定规划纲要时的改革共识了。”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张端鸿告诉财新记者,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编制时,很多专家希望高考改革向“招考分离”的方向努力。

  “但后来这个努力失败了。教育公平成为了阻滞改革的‘幌子’。”张端鸿表示,“实际上守护的是省招办的利益”。

  “未来三年,其他各省份都将启动高考改革。”但张端鸿指出,事实上先行先试的上海和浙江尚未交出成功试点的答卷,“也拿不出可以推广复制的经验”。

  张端鸿认为,写入2017政府工作报告的“深化”应该落在“进一步加大自主招生考试的覆盖面”上,要“让更大范围的高校和更多的招生名额推动自主招生改革”。

  “没有自主招生的大学自主权是残缺的”。张端鸿认为,自主招生是大学自主权的起点。如果每所大学都不能按照自身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特点来招生,而是使用统一的替代性考试分数来考察学生,大学“千人一面”的问题很难避免,“基础教育也侧重于应试训练”。

  “‘招考’不分离则应试考试不废除,最终所伤害的是整个教育系统,以及全体学生的整体利益。”张端鸿表示。

责任编辑:任波 | 版面编辑:王永
两会一线
2017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