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贝多广:普惠金融落实要结合当地经济特点

2016年12月03日 15:35 来源于 财新网
普惠金融实践还存在执行力方面的问题,单纯提供小额贷款等金融服务有局限性,关键是要找到解决中小微弱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再在此基础上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才能够落到实处
2016年12月3日下午,第七届财新峰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兼院长贝多广发表看法。图/财新记者 陈玮曦

  【财新网】(记者 杨巧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兼院长贝多广表示,真正把普惠金融落到实处,并不是简单贷款提供金融服务就可以,而是要实实在在找到解决中小微弱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才能够把普惠落到实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贝多广是在12月3日举行的“第七届财新峰会:改革执行力”上作出上述表述的。贝多广指出,目前,普惠金融已经得到普及,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理念和旗帜,但是普惠金融在执行力上存在问题,“普惠金融落地执行不如想象得简单,普惠金融落地关键是能不能带来中小微弱人群和企业发展能力的提高。”

  农村是普惠金融最大的一块服务区域,但存在一个问题是,由于农户征信不够,缺乏抵(质)押产品,导致从事农村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不好进行风险控制,贷款给农户的意愿不足。贝多广认为,孤立提供金融服务存在是否可持续等局限性问题,发展普惠金融关键要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结合当地资源,实现当地经济增长。

  贝多广在分享他走访贵州贫困地区经历时,以贵州丹寨县为例指出,贵州丹寨地处贵州山区,是典型贫困县,地无三日平、天无三日晴是当地主要地形和气候特征。“在丹寨践行普惠金融的话,如果通过发放小额贷款发展当地农业,很困难,除非是以践行社会责任方式做慈善,放贷款后不要了。”

  上述背景下,如何在丹寨发展普惠金融?贝多广指出,走访发现丹寨当地存在一些非农业资源,如古法造纸、蜡染等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的资源,做得非常好。“可以转换普惠金融发展思路,如果丹寨能够在古法造纸、蜡染上有所突破,再在此基础上提供所谓的普惠金融小额贷款,普惠金融才可能真正可持续。”

责任编辑:霍侃 | 版面编辑:赵亚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