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刘胜军: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数据从哪里来?

2016年12月03日 12:51 来源于 财新网
数据是当前互联网金融的风控基础,来自央行的征信数据、社交数据、电商数据、政府部门数据和金融机构数据等

  【财新网】(记者 王琼慧)“金融的本质是风险定价,依据是信用,而信用是一系列数据的组合,”12月3日,上海数字化与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胜军第七届财新峰会上表示。

  此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表示“没有数据就没有互联网金融”。刘胜军认为,马云的表态点明了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核心问题:靠什么来管理金融风险?答案是数据。

  “互联网金融做信用管理和传统金融机构最大的不同是大家面对的客户不一样。”刘胜军认为,传统金融机构面对的是大机构和大客户,互联网金融瞄准的则是“长尾客户”——数量多,但是金融需求小、没有抵押担保、财务状况不够透明。一旦发生坏账,追溯不良资产的风险更高。

  “长尾客户”实际上是一片蓝海,但是,他们的信用评估如何做?刘胜军认为必须靠数据才能得到信用风险的定价。信用需要满足三个纬度的要求:从范围广度和时间长度来看,数据必须足够丰富;信息的含金量要高;信息获取的成本不能过高。

  刘胜军总结了几大数据来源,并指出社会并不缺少这样的数据,只是需要进一步挖掘:

  首先是央行的征信数据,但是这部分数据效用价值没有那么高,特别是对个人用户,记录很少,很难进行评价。其次是微博、微信等的社交数据,社交数据能辅助评估社会地位和潜在风险,但并不是直接的资金流动,更多是间接指标。

  第三是电商数据,阿里和京东这样的大电商平台,在内部建立了电商闭环,建立了所有人的交易信息,从而更直接了解用户的资金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判断给用户多少信用额度。刘胜军认为阿里和京东在这方面是领先的。

  此外,还有政府部门数据,但是政府部门是否有动力开放信息是其中的问题所在;第五则是互联网足迹,比如你在看什么新闻等也能辅助进行判断。在以上这些数据之外,第三方支付、银行、银联、商户等同样拥有大量数据,但是这些数据零碎纷杂,仍需要进一步挖掘。

  刘胜军认为,当前的环境对于构建数据竞争力的挑战也同样很大。政府信息能不能整合、是否有动力开放信息是首要挑战。

  此外,不同信息拥有者的利益如何协调也是打破数据壁垒需要解决的问题。刘胜军指出,阿里、腾讯各自掌握了最庞大的消费和社交数据,但是正是由于数据的重要性,在商业竞争中,反而更倾向于保护各自的数据而不是开放数据。因此设计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兼顾和协调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此外,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降低人们的不安全感,也是在建立完整征信体系面临的障碍。

  基于以上问题,刘胜军建议,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确保基础性数据的开放性,把政府信息变成社会的公共资源;另外应该加快制定适应信息社会的《隐私保护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并进一步鼓励市场竞争、寻求创新、降低成本,而非完全依赖政府。他同时提出应利用反垄断法建立信息垄断。

  “一切皆可量化,我们今天已经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所有的人,几乎所有的行为都已经在手机上发生,在手机上发生,就意味着这个东西可以量化,可以量化就可以被数据化,可以被数据化,就是它未来是信用价值最重要的来源。”刘胜军表示。

责任编辑:屈运栩 | 版面编辑:赵亚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