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合作赞助商

专访国家粮食局长任正晓:去库存需储粮于市场

2016年03月15日 17:42 来源于 财新网
对托市收购政策要客观、全面地评判。它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但发展到今天,调整、完善也是必要的;消化库存最重要是储粮于市场。我们生产出来的粮食,要始终在市场上正常地流通,不能沉淀在收储环节,再来分配

  【财新网】(记者 汪苏)粮食,是今年“两会”最受关注的“三农”议题。粮食产量、库存量、消费量“三量齐增”的怪现象引发一系列讨论和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局面?中国为何持续提高粮食托市收购价格?巨量玉米库存是如何形成的?怎么去库存?粮食问题的“结”要如何解开?

  两会期间,财新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任正晓在粮食系统工作长达数十年,2001年进入国家粮食局,2012年起担任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对公众关切的问题悉数作了回应。

  “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

  财新记者:国内外价差巨大、粮食“三量齐增”是大家目前都很关心的问题。与此相关,不少人提出来,中国为何持续提高托市收购价格?你怎么看托市收购政策以及2008年到2014年,中国不断提高托市收购价格?

  任正晓:国家对主要粮食品种、核心粮食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以及临时收储政策(编者注:合称托市收购),这是在中国农业发展进程中,中央制定的非常正确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这项政策的实施,直接促进了粮食和农业发展。如果没有这个政策,中国不可能实现粮食“十二连增”,也不可能实现农民收入增长“十二连快”。这说明,这项政策的制定是正确的,确确实实发挥了作用。目前社会关于粮食政策有很多讨论,有一个基本认识应该明确,粮食安全是国家基础性的战略安全。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

  过去,我们在粮食价格管理上,秉持既要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又要保障农民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收入,甚至是保持持续增收的态度。所以才会有之前几年,粮食收购价格的不断提高。

  任何政策都有发展阶段,我们政策实施到今天,确实出现了粮食连年增长后库存居高的现象。可以说,这是我们期待的政策效应,它出现了。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就要根据现在的情况,再实事求是地判断,对政策进行完善。

  所以,对托市收购政策要客观、全面地评判它。它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但发展到今天,调整、完善也是必要的。改革中也一定要充分保障农民利益。

  粮食走私不足以左右市场

  财新记者:玉米是现在库存、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品种。过去几年,我们看到,由于玉米和大豆、小麦的比价关系原因,很多农民弃大豆种玉米,弃小麦种玉米。粮食增产的大部分都是玉米。为何政策对农民种玉米采取了较强的激励?

  任正晓:玉米曾经也是紧缺品种,随着畜牧业、养殖业发展,缺口很大,要从国外进口。正是由于我们采取了措施,把玉米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才出现了玉米产量的较快增长。

  近年来出现库存大幅增加的现象,这是国内粮食连年增长和国际粮食供求宽松的综合影响导致的。现在国家有关部门也在调整玉米政策。我深信,那也会是一个很好的政策。

  财新记者:主粮正常进口占国内产量的比重并不大,大概3%左右,替代品进口大概在三四千万吨的样子。但玉米库存非常巨大,有领导透露超过一年的消费量。走私在制造库存积压中起的作用有多大?

  任正晓:粮食高库存的形成大致可以概括成五方面原因:

  一是,粮食“十二连增”与国际粮食供求宽松同步碰头的情况下,必然会使粮食出现合理的库存沉淀。二是,随着农民生活消费方式改变,农户的粮食销售行为发生很大变化。很多农民现在都不存粮,吃的时候直接从市场上买。我们调查,农户的存粮较以前大幅减少。三是,粮食加工转化企业不愿意、也不敢多存粮。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粮价大大高于国际粮价,国内市场甚至出现原粮和成品粮价格倒挂的现象,加工企业对市场没信心,所以粮食都转移到国库里。四是,低价进口的粮食挤占了国内的市场空间。虽然实施配额管理的粮食品种进口管住了,但是替代品,像大麦、高粱、玉米酒糟等没有配额管理,且价格低,严重冲击市场。五是,全球经济下行,市场需求疲软。

  粮食走私进口对市场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影响。走私的量不大,不足以左右市场。说有影响是因为价格低——每进来一斤,就占领国内销售市场一斤。近年来,有关部门在打击走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去库存需储粮于市场

  财新记者:现在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去库存。不少人提出来,应该放弃顺价销售。你怎么看?

  任正晓:顺价销售不是坚持不坚持的问题,就像过日子一样的,要量入为出。做企业也是这样,产品收进来还要卖出去,不可能很高的价格进来不顺价贴本低价卖出去,那这个公司还干不干?这是商品经营的基本规则。所以,这个问题不要放在顺价销售的范畴里讨论。

  去库存问题很复杂,特别是在当前库存比较高的情况下,任务比较繁重。

  我认为要分两个部分考虑。一个是治标,眼前库存量大的粮食品种,库存能不能降下去,回归到合理水平?这块怎么做?要支持、鼓励加工企业开工生产、消化库存,出售加工产品。这涉及相关政策支持。我们把粮食放在库里也是要给补贴的,支持加工企业,给的钱可能还要更少一些。

  另一方面,必须治本。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要调动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储存粮食的积极性。这叫储粮于农户。比如,帮助他们改善储量设施,减少仓储环节损失;鼓励农民不要扎堆把粮食往国库卖。自己储存,可以考虑给费用补贴。这样老百姓是愿意干的,这事可以做。

  第二,要调动加工转化企业积极性,这块文章更大。我们要高度重视加工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使这些加工企业愿意自己储存原料,这就帮助国家消化了很大一块库存。可以考虑出台鼓励加工转化企业储粮积极性的政策。

  这叫储粮于工厂,实际上是要打造一个粮食加工的产业体系,使我们的粮食能在加工转化企业里正常流动,使我们的库存伴随粮食的生产经营过程来存在。这就可以大幅减少国家库存。

  第三,要储粮于养殖,这块上升空间很大。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肉蛋奶禽等消费需求增长,要耗费大量粮食。我们应该适应消费需求,大力发展养殖业。并且,不一定都要把粮食打出来。比如,青储玉米,做饲料效力非常高。为什么一定要种籽粒玉米打出来放到粮库里?思想观念一变,路就宽了。

  第四,要储粮于销区。我们现在大量的粮食库存积压在产区,大体要占85%。而大量的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库存是薄弱的。我们要有政策和措施,引导粮食向销区流动。销区要多储粮,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把地方储备体系全面建立起来,帮助产区储存,消化库存。

  第五,最重要的一条,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就是储粮于市场。我们生产出来的粮食,要始终在市场上正常地流通,不能沉淀在收储环节,再来分配。这一步要做到,要费很大工夫。国家储什么?储战略储备,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杀手锏,由国家来储备,其他的粮食都要在市场上流通、储备。

  财新记者:你认为,国家战略储备规模多少是合适的?

  任正晓:联合国粮农组织有一个标准,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库存消费比,即一年年底粮食库存总量与消费量比例,达到17-18%,可以视为国家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当然,这里不是单指政府储备。但中国的政府储备,一定要足以守护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因为我们有13亿人,任何一个国家没有我们这么大的体量。储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资基础。

  财新记者:你提到的这些盘活粮食库存、粮食市场的措施,是否都必须以改革托市收购为前提?

  任正晓:“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中央定下的对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口粮,即大米、小麦,绝对安全就是不能有半点不安全。因此,对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但内涵可以完善。这种支撑制度在一定时期内要保持稳定。

  至于其他品种,大豆棉花方面,我们2014年已经开始探索目标价格政策,走出比较好的路子。下一步玉米也要探索。你等着,一定会很好的。

责任编辑:陈宝成 | 版面编辑:李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