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合作赞助商

孙丕恕代表:开放政府数据可带来经济红利

2016年03月07日 18:25 来源于 财新网
可开放的数据分为“已开放”、“可开放”和“脱敏可开放”三个类别,医疗等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应为脱敏数据

  【财新网】(记者 张而弛)1983年,美国将原本用于军事的卫星定位系统GPS向公众开放,从汽车导航到精准农业耕作,GPS的开放不仅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如果中国政府也能够向社会开放一些公共数据,对大型科技企业或初创企业来说,都会带来大量机会。

  “为什么我反复说政府数据的开放?因为最核心、最有价值的数据都在政府手里。”3月6日,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孙丕恕在采访中告诉财新记者。

  他表示,现在的问题不是国家没有定下来开放的方向,而是缺少配套的政策,以推进数据开放的进程。

  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在2018年底前,建成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2020年底前,逐步实现交通、医疗、社保、环境、气象等民生保障服务领域的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

  但孙丕恕认为,数据的开放工作还需要更加细化,比如将可开放的数据分为“已开放”、“可开放”和“脱敏可开放”三个类别,这样才能保证下面执行的公务员对开放数据没有后顾之忧。孙丕恕解释,“脱敏”指的是医疗等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开放使用。

  孙丕恕表示,开放政府的公共数据可以让老百姓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得到实惠。他举例,一辆车是否发生过重大事故的信息如果能够开放,就可以促进二手车行业的发展。

  “这些数据是一个资源,但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地方,慢慢聚合在一起,就会变成国家层面的大数据。”孙丕恕说,“消除信息壁垒,弥合数据的鸿沟,大数据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机会。”

  至于储存于各家企业平台上的数据,比如淘宝上的网购数据和微信内的数据等,孙丕恕表示,现在这些数据到底归属个人还是互联网公司,全球都没有定论。他认为,这需要通过立法来解决,而这些互联网公司可能也希望有更清楚的划分。

  “这些互联网企业首先担心的是利用这些数据是否会触及用户的隐私,其次才会考虑是不是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孙丕恕说。

责任编辑:屈运栩 | 版面编辑: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