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邢昀 林子桢 实习记者 葛明宁)山西是近年反腐的“风暴眼”,以八名副省部级以上高官为代表的“山西群虎”接连倒台,令“反腐”成为问政山西的一个关键词。在今天(2016年3月6日)下午山西团开放日中,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儒林举例说明腐败如何破坏山西经济,直陈腐败让最能送钱的企业拿到资源,严重扭曲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比如,去年我们查处了一个省金融机构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在给企业贷款的时候,要求企业在正常的付息之外,还要以2%顾问费的形式,支付给这名官员控制的公司。”
王儒林直斥这名官员假公济私、损公肥私,挪用资金到自己公司使用,“非常恶劣”。他透露,这位董事长还组织了12家企业,各出资3420万元人民币,花了3.9亿元人民币,从国外购买公务飞机,方便自己的生活,“这位董事长的生活也很奢靡,长期饮用从韩国空运的饮用水。”
王儒林指出,这样的腐败越多,腐败成本就越高,“我们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去企业成本,更要去腐败成本。”
王儒林还举一例,勾画“权钱交易”过程:“有一个素不相识的老板找一名厅长办事,这名厅长犹豫了。老板就从他的桌子上拿了一张纸,写上‘给你三千万干不干’。厅长看完之后,老板马上就把纸条塞到嘴里,吞到肚子里去了。厅长一看,此人可靠。事儿办了,三千万也如数收到。”
王儒林评价称,这样的腐败严重扭曲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最终破坏经济:“这样下去,干部倒下去了;企业,不是最优秀的能拿到资源,而是最能送钱的能拿到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样的企业也会垮下去。”
反腐风暴席卷至今,按官方披露的数据来看,贪污上千万元人民币的官员不再少数,涉案金额过亿的情况更绝非罕见。不仅是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周永康这类曾手握重权的正国级官员贪腐过亿,“小官巨贪”也屡见不鲜。王儒林今天披露的一个副市长,查实贪腐6.44亿元人民币,超过了山西九个贫困县去年一年的财政收入。
“这种(腐败)不仅严重破坏经济发展,而且直接败坏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如果这么发展下去,经济搞不好、上不去,而且还将民不聊生,党将不党,国将不国。”王儒林表态。
山西是近年反腐的重灾区。在去年“两会”上,新任省委书记的王儒林也没有讳言:“山西发生的严重腐败问题,不是个案孤立的,它是一坨一坨的。现在一查就是一帮,一动就是塌方。”
山西的塌方式腐败牵出的政治生态危机全国少见,包括省政协原副主席令政策,原副省长任润厚,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金道铭,省委原常委、统战部长白云,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聂春玉,省委原常委、副省长杜善学,省委原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和申维辰等在内的副省级高官接连落马(详见财新网“山西贪官录”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