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民建提案:政府干预过多增加去产能难度

2015年03月06日 20:59 来源于 财新网
同时提出去产能中还存在企业退出渠道不畅、产业集中度低、失业职工安置问题多、创新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

  【财新网】(记者 李雨谦)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风险之一,对此民建中央在此次“两会”所提交的《关于建立解决产能过剩长效机制的提案》中,提出了相关建议。

  民建中央认为,当前中国在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场环境有失公平,政府干预过多。一些地方为增加招商引资,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如在一定时期内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或享受优惠税率,有的落后产能迁移到这些地区后,其成本降低而实现盈利,增加了淘汰难度。

  二是产业集中度低,退出渠道不畅通。中国产能过剩行业普遍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且分散的问题。由此带来诸多问题:产品结构不合理,低端产品多;恶性竞争,优不胜劣不汰,产业难以发展升级;企业抗压力低,关停并转后存在很多困难等。

  但是企业退出渠道不畅。融资成本高,登记变更、权证过户、资产清算等环节繁琐;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存在障碍;不同所有制企业难以实现有效重组;失业职工安置问题多等。

  三是创新能力参差不齐,科技支撑体系不足。企业还没有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品量大质低,低附加值产品过剩,高附加值产品不足。

  如何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民建中央建议,首先建立公平统一、自由竞争的市场,取消各地各类差别政策,让市场决定要素价格,让各种所有制企业、各种行业享受公平政策待遇。把握好行政审批事项,坚决不允许过剩产业新增产能,关闭土地、贷款闸口等。

  其次,鼓励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建立落后产能企业顺畅退出的长效机制。拓宽企业兼并重组融资渠道,允许多种支付方式,提高并购融资中直接融资比重。简化审批程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兼并重组实行快速审核或豁免审核。打破跨所有制企业兼并重组藩篱,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放宽民营资本市场准入,利用企业兼并重组的契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同时,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研究当地消费结构,细分市场,推动产品走出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设立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转移和输出部分产能。

  此外,要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应完善相关人员安置保障的长效机制,提早谋划、做好预警、平稳过渡,积极稳妥解决职工劳动关系变更、社会保障关系接续、拖欠职工工资支付等问题,发挥失业基金的避险功能,减少隐患。

责任编辑:李雨谦 | 版面编辑:邵超
更多报道详见【专题】2015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