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底线思维与通缩预期

2015年03月05日 18:54 来源于 财新网
如果市场经济主体将7%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理解为在7.3%-7.4%基础上再下一个台阶的话,目前总需求走弱的势头将很难得到逆转,通缩压力也难以缓解

  【财新网】(专栏作家 屈宏斌 马晓萍)今日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7%左右的增长目标,同时强调了当下中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的矛盾,并对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大加笔墨,这一点基本符合预期。同时并未过于强调“新常态”所带来的困难,而更重视“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于去年末经济工作会所确定的“发展调速不减势”做出了更具体明确的诠释。在客观指出7%左右的速度可以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的同时,也要求各地方政府努力争取更好结果。因而,我们认为7%左右的增长目标在给了决策层更大的政策灵活度的同时,更多的是体现了宏观政策管理的底线思维。而3%的通胀目标,与去年全年2%的实际通胀水平对比,可以理解为价格改革预留了充裕空间,并对目前日益明显的通缩风险进行恰当预期管理。

  2012年以来至今,经济增长从之前双位数的经济增速回落至7.3%-7.4%的水平,与这一增长速度对应的实体经济情况有目共睹,就是:通缩风险显现,企业效益下降,产能利用率低下,经济效益指标低迷。这些现象综合在一起实际说明实体经济中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失衡,经济总需求的增长低于现有供给能力所能支持的增长水平。总供给和总需求二者之间存在一个差距,前者高于后者,也就是存在负的产出缺口。从今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所给出的7%的经济增长目标来看,如果市场经济主体将今天7%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理解为在目前7.3%-7.4%的增长水平基础上再下一个台阶的话,目前总需求走弱的势头将很难得到逆转,通缩压力也难以缓解。

  过去一两个季度的经济运行状况实际上已经表现出了这样的势头,一方面经济下行风险上升,通缩压力加大,产能利用率低下。近几个月高频数据走势来看,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1月录得2012年9月以来首次回落至50以下,今年前两个月的官方及汇丰制造业PMI指数都继续低于往年的平均水平。新订单增长疲弱,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保持在低位,就业指数持续下行,企业雇佣意愿低迷。物价指数也仍在继续回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自2012年2月起便陷入通缩,且价格下降的速度在近几个月又再次加速。1月PPI同比下降4.3%,为2009年10月以来新低。消费物价指数(CPI)进入零时代, 1月CPI同比0.8%,为2009年11月以来低点。随着价格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已有迹象显示部分行业尤其是制造业行业企业利润空间明显收窄。2014年全国工业利润同比仅增长了3.3%,较2013年的12.2%明显回落。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2015年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以及工作总体部署来看,政策层面对于今天经济下行风险的重视程度较去年明显增强,从财政政策的角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首先通过确定一个更高的赤字目标(2.3%)得到反映。除此之外,财政政策方面对于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的创新、发行专项债券,盘活存量财政资金以及继续结构性减税预计也会做更多努力。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货币政策做了更宽松的表述,12%的M2政策目标可以更高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细节描述等都意味着对于稳增长的强调和明确承诺。如果这些稳增长政策措施得以实施并见效,我们应看得到需求的明显回升,也唯有如此,通缩压力才能得到明显缓解。

  退一步讲,如果政策上的主动性和努力不够,7%的增长目标作为实际目标可能对实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带来的信号指导性作用可能偏负面,既不利于经济的短期健康,也不利于长期的创新和转型,更不利于转方式和调结构,不利于改革攻坚。从微观企业层面来说,作为创新的主要来源——企业主体来说,挣扎于生存线的企业很难谈得上在创新方面有更多投入,而预期的下调以及企业投资及家庭消费需求增长的进一步放缓,形成下降螺旋;从宏观降杠杆的角度来说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衡量负债率的债务占GDP的比重在分母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往往不会下降反而会上升。

  何谓增长的合理区间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无非是无通胀加速的产能得以充分利用的供给能力所能支撑的增长率,也就是潜在增长率,在这样一个理想水平上,资源被有效利用的同时不产生通胀加速的压力。宏观政策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正是以实体经济的实际供给能力为依据实现向潜在增长水平的无限接近,而不应局限于某些阶段性目标的框框。换句话说,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是微观企业利润的提升,二是财政收入的增长。因而,7%左右的增长目标可以隐含更好的实际增长结果。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郭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