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张红力代表:设立国际板 切实破题“一带一路”

文 | 财新 曹文姣
2015年03月03日 11:02
工行副行长张红力在两会提案中表示,建议在上海自贸区或者前海推出离岸证券交易中心(即国际板),通过相应制度设计吸引沿线国家的重点企业赴中国上市,从而建立沿线国家实体经济与中国资本市场的直接联系
资料图:工商银行执行董事张红力。

  【财新网】(记者 曹文姣)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之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两会提案中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根据全球形势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要做到货币互换,还要通过丝路基金、亚投行等投资机构加强投资活动,与此同时还应当考虑配套提供资本市场的融资服务。

  张红力向财新记者指出,“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大部分是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阶段有所不同,区域金融抑制广泛存在。许多国家资本市场发展缓慢,优质企业缺少安全和高效的直接融资渠道;总体经济实力有限,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缺乏资金和融资支持。“一带一路”涉及多个国家、多个币种的广泛跨境金融合作,目前却缺乏有效的多边合作框架;此外,由于地缘政治、经济博弈非常复杂,建设并完善区域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还存在一些现实困难。

更多报道详见【专题】2015两会专题
责任编辑:陈慧颖 |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