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潘小川:民众要适应大气污染成为“新常态”

实习记者 崔先康
2014年12月19日 18:52
雾霾的急性影响没那么可怕,潘小川表示,但大气污染的慢性健康效应不可忽视,民众应意识到,大气污染将成为新常态

  【财新网】(实习记者 崔先康)中国大气的污染是一个新常态,没办法避免。但雾霾和颗粒物的急性健康影响并不可怕,重点应该是关注暴露人群的长期健康的影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和环境卫生学系副主任潘小川教授在第五届财新峰会“环境:拐点何时来?”专场上如是总结。

  在财新峰会上,潘小川分享了他的团队最新发布和尚未发布的三组数据,描绘出了中国大气污染“新常态”对国人健康影响的最新现状。

  据潘小川介绍,其研究团队新发布的一项研究 “中国煤炭消费引起的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显示,我国70%的人口处在长期大气PM2.5超标的环境状态中,这也就是我国大气污染不得不面对的长期状态。潘小川介绍,通过大量数据研究得出结论,大概54.8%的空气污染由煤炭贡献。与煤炭相关的大气污染亦是慢阻病、急性心脏病、猝死和肺癌等恶疾的直接原因。

责任编辑:崔筝 | 版面编辑:卢玲艳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