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业界呼吁以分级诊疗体系缓解医患冲突

2014年03月11日 09:38 来源于 财新网
“患者不得不大量集中到高等级医院看门诊,漫长的挂号、短暂的诊疗、医患沟通的严重缺失,痛苦的就诊体验,这一切正是造成医患冲突的最直接诱因。”

  【财新网】(记者 李妍)从2009年新医改开始,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就被列为医改第一要务,但至今医患冲突却呈现升级势头。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在财新网撰文《医患冲突的根源及解决对策》,分析了分级转诊未能建立的乃是医患关系恶化的根源。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院长王执礼也对财新记者表示,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实现双向转诊,做好有序就医,可以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

  根据北京市卫生局公布的数据,北京市2012年全市总诊疗1.92亿人次,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内的所有基层门诊机构完成了30.8%,其中社区中心(站)完成21.3%,二级医院完成了20.8%,三级医院承担的量最多,达到42.1%。

  根据上海市卫生局公布的数据,上海市2011 年总诊疗2.02 亿人次,二三级医院承担了58.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诊所等基层门诊机构完成了36.6%。

  简言之,京沪这两个经济最发达城市,大多数门诊都是由医院完成。

  “但在英国,90%的门急诊由全科医生首诊,其中90%以上的病例没有进行转诊,由全科医师完成治疗,98%的门诊处方药由全科医生开出。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我们的香港和台湾地区,这个比重也均超过80%。”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在上述文章中如是分析。

  王执礼表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型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经济体,存在着利益上的竞争。患者是医院的主要经济来源,为了生存和发展,二者都想方设法留住病人,从而导致双向转诊受阻。

  没有形成良好的分级诊疗体系,也加剧了医患矛盾和冲突的升级。“患者不得不大量集中到高等级医院看门诊,漫长的挂号、短暂的诊疗、医患沟通的严重缺失,痛苦的就诊体验,这一切正是造成医患冲突的最直接诱因。”朱恒鹏认为,建立运转良好的分级治疗体系既是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也是缓解目前严峻的医患冲突格局的根本性措施。

责任编辑:任波 | 版面编辑:王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