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王海波:让科研形成真正竞争力

2014年03月10日 11:21 来源于 财新网
“我很担心这样一个问题出现,那就是现在我们的科研投入增加了很多,但这些投入最后没有形成国家的竞争力。”

  【财新网】(实习记者 盛梦露 记者 汪苏)“我很担心这样一个问题出现,那就是现在我们的科研投入增加了很多,但这些投入最后没有形成国家的竞争力。”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告诉财新记者。

  今年是王海波连续第12年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作为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的他,对中国科研管理之弊有深切认识,并在着力推动其改革和进步。王海波认为,过去一年,随着人们对科研管理问题的关注,正在出现一些向好的迹象。比如,科研机构的自主权开始有所提高,去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就获得了数亿元可以自主决定使用方向的创新经费。但是,从全国来讲总体变化并不大,不合理的评价体系、政府参与过细的立项机制还依然在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重点论”理念还在被错用,导致了一些科研单位钱很多、任务很重,另一些单位严重地吃不饱难以发挥作用,很多对于国家竞争力提升至关重要的科研领域还没人做。这严重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科研评价体系非改不可

  王海波表示,现在的科研评价体系,是以发表论文为评价导向的,而且是以在外国某些刊物上发表论文判断水平的高低。科研成了发表文章,而不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大量的成果是所谓的成果。这是我们科技创新中最大的问题。”

  王海波告诉财新记者,早年,因为中国的很多科研工作国际上不知道,为了形成影响力,某位老院士提出,要把论文尽量发表在著名的国外刊物上。后来一所大学用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来评价科研工作,以其影响因子的点数来评价论文的高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后来竟形成了影响全国的做法。论文的高低本应看论文的内容,现在SCI却成了灵魂。

  他认为,在多年的累积效应影响下,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利益格局,都不想伤害自己的既得利益。现在的评价体系被SCI控制了,“SCI评价的受益者”是不愿改变自己已经很适应的做法的,不会出来执着地反对SCI。

  王海波认为,这种评价机制必须转变,必须从对论文的评价转到对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是否有实质意义的标准上来。比如,对基础研究的评价标准应转到“揭示了什么科学道理、形成了什么科学理论、有什么重大发现或发明”上来。否则,即便科研机构自主权提高,也不会真正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他今年的提案中有一份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着力支持“出物化成果”的基础研究。当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大都是以发表论文为产出指标的项目,而涉及作物种质资源创新、新材料创制、新能源探索等难以以论文形式体现的出物化成果的基础性研究越来越被边缘化。

  这些研究常常是体现科技成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安全意义重大。然而,“目前几乎所有的以物化形式体现科研产出的基础性研究都无法开展或正常、正当地得以为继。”

  改变“重点论”

  王海波认为,回顾过去的历史,不难发现“重点论”并没有出现集中优势力量解决重大问题的那种预想结果,而是制造了科研单位的同质化发展和恶性竞争。本想“有所为、有所不为”,结果是不为的放弃了,该为的没为好。

  他表示,最初,国家财力有限,想集中有限资金重点扶植一些人、做一些项目,初衷是好的。“但这么多年来,实施的结果完全事与愿违”。

  王海波称,当所有大学和科研单位都想分这块蛋糕时,就放弃特色去迎合重点,导致了同质化的恶性竞争。这种竞争甚至在单位内部也会发生,合作无法进行,造成大量浪费。

  这种竞争,使得真正有学养、适合做科研工作的人未必能成为项目的承担者。“重点论”下确定的项目,往往是在国外已开展起来的热点领域,争到项目的人即使拿了很多钱、发表了很多文章,但由于并不紧扣国家的需要,最后国家的科技实力还是没有提升。承担过这样的项目人,得到的多是个人的好处,自己的地位提升了,甚至还成了院士,而那些能做实事、没拿到项目的人,因地位相对降低越来越没机会。“其实,每个省农科院都有一些像袁隆平或能成为袁隆平那样的人,但没有机会被认识和发现。”王海波说。

  王海波认为,一方面,政府要继续放掉直管科研项目的权力,把设立具体项目的建议权交给真正的一线科学家,把立项决策权、管理权交给相应的科研单位。75%的科研经费都应这样使用。

  另一方面,应实行相对普惠制的科研资助机制,智力资源是科研的第一资源,科研成就=(科研条件+1)×创造性思维,靠对少数人增加资助强度赶超世界、出大成果,是愚蠢的,是不能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科研评价一定不要过早、过急、过频。像长跑一样,不能在起跑线上判定谁是冠军,也不能在跑的过程中判定谁冠军。

责任编辑:张进 | 版面编辑: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