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周其仁:应重新定义“国家能力”

记者 蓝方
2013年12月18日 21:27
传统“国家能力”定义存在重大偏差;今后,要从国家“提供了多少服务、解决多少紧迫问题、为未来做了多少准备”来重新定义国家能力,并严格约束国家强制力

  【财新网】(记者 蓝方)何谓国家能力?以往传统的定义是指国家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这一理解对中国20多年来诸多宏观政策和公共管理影响甚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意味着国家能力必须重新定义。

  在12月18日第四届财新峰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在主题晚宴发表演讲时如此提出。

  “国家能力”亟待重新定义

  周其仁介绍,“国家能力”概念的提出,可上溯至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该名词主要涵盖四个方面:财政汲取能力;调控能力;国家通过意识形态,增加自己行为合法性的能力;强制能力。

责任编辑:常红晓 | 版面编辑:高旭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